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楚泽秋声早,湘山暮色遥。


偏来短篷上,终夜滴萧萧。

浓云如墨黯江树,九疑山迷天色暮。


苍松岩下客维舟,鱼龙鼓舞飞烟雾。


但见长空风雨来,势与云梦相周回。

江树晚模糊,前村认有无。
不须摩诘画,已似辋川图。
山气不成雨,晓晴人趁虚。
相逢尽相识,大半是樵渔。
绿树村村暗,黄茆处处低。
渔人贪落照,晒网屋檐西。
相逐云间侣,翩翩落远沙。
晚风吹不断,爱此一行斜。
月色秋逾好,波澄影更深。
有人横铁笛,惊起老龙吟。
漠漠长烟际,钟鸣寺已昏。
山僧归去晚,和月扣松门。
江头晚风急,飒飒片帆秋。
极浦苍茫外,何人独倚楼。
巴山一夜雨,剪烛话西窗。
何似潇湘浦,孤篷宿大江。
湘水泱泱,楚山叠叠,雨光云影涵秋。
墨花溅处点沙鸥。
临断岸、渔村撒网,傍暝暮、荻笛吹舟。
平生云梦泽南州,秋思春情浩莫收。
更听潇湘夜深雨,孤篷点滴替人愁。

长安一夜雨,便添了、几分秋色。


奈此际萧条,无端又听,渭城风笛。


咫尺层城留不住,久相忘、到此偏相忆。

缥缈巫山女,归来七八年。


殷勤湘水曲,留在十三弦。


苦调吟还出,深情咽不传。

千里潇湘挼蓝浦,兰桡昔日曾经。
月高风定露华清。
微波澄不动,冷浸一天星。

潇湘门外水平铺,月寒征棹孤。
红妆饮罢少踟蹰,有人偷向隅。

挥玉箸,洒真珠,梨花春雨馀。

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
楚客欲听瑶瑟怨,潇湘深夜月明时。

九疑浚倾奔,临源委萦回。


会合属空旷,泓澄停风雷。


高馆轩霞表,危楼临山隈。

渔灯暗,客梦回。
一声声滴人心碎。

孤舟五更家万里,是离人几行清泪。

渔灯暗,客梦回。


一声声滴人心碎。


孤舟五更家万里,是离人几行清泪。

潇湘门外水如天,说着令人意惨然。


试问登高能赋客,个中何似汨罗渊。

一阕离歌,满尊红泪,解携十里长亭。
木兰归棹,犹倚采苹汀。
鸦噪黄陵庙掩,因想像、鼓瑟湘灵。

六桨齐飞急下滩,碧琉璃上雪花翻。


越来溪色清如此,只欠矶头一钓竿。

烟寺微茫几杵钟,渔村斜映夕阳红。


平沙落雁迷轻霭,远浦归帆趁便风。


山市微岚孤屿断,江天欲雪暮云同。

袅袅箫声袅袅风,潇湘水绿楚天空。


向人指点山深处,家在兰烟竹雨中。


我所思兮隔野烟,画中情绪最凄然。

功烈尚书孙,琢磨风雅言。


渡河山凿处,陟岘汉滩喧。


梦想吟天目,宵同话石门。

米家父子皆好奇,戏弄笔墨女小儿。
三百年来传几手,坐见销铄同春澌。


丹青驰誉士所耻,勉强徇物宁非痴。

莺啭花更,蝶园香国,重阑朝暮愁归。
坠鞭人瘦,怎禁小风吹。
不为春酲懒起,分香处,燕子来窥。

残腊泛舟何处好,最多吟兴是潇湘。


就船买得鱼偏美,踏雪沽来酒倍香。


猿到夜深啼岳麓,雁知春近别衡阳。

晓雾轻绡卷,岚光抹黛新。


萧条数家聚,三两趁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