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佳士欣相识,慈颜望远游。


甘从投辖饮,肯作置书邮。


高鸟黄云暮,寒蝉碧树秋。

南去经三楚,东来过五湖。

山头看候馆,水面问征途。

地远穷江界,天低接海隅。

平生相见即眉开,静念无如李与崔。


各是天涯为刺史,缘何不觅九江来。

既悟莲花藏,须遗贝叶书。


菩提无处所,文字本空虚。


观指非知月,忘筌是得鱼。

发匀肉好生春岭,截玉钻星寄使君。


檀的染时痕半月,落梅飘处响穿云。


楼中威凤倾冠听,沙上惊鸿掠水分。

一话涔阳旧使君,郡人回首望青云。


政声长与江声在,自到津楼日夜闻。

新赐鱼书墨未干,贤人暂出远人安。


朝驱旌旆行时令,夜见星辰忆旧官。


梅蕊覆阶铃阁暖,雪峰当户戟枝寒。

鸳鹭差池出建章,彩旗朱户蔚相望。


新恩共理犬牙地,昨日同含鸡舌香。


白芷江边分驿路,山桃蹊外接甘棠。

邻境诸侯同舍郎,芷江兰浦恨无梁。


秋风门外旌旗动,晓露庭中橘柚香。


玉簟微凉宜白昼,金笳入暮应清商。

前年牧锦城,马蹋血泥行。


千里追戎首,三军许勇名。


残兵疑鹤唳,空垒辩乌声。

仲月景气佳,东林一登历。


中有故人诗,凄凉在高壁。


精思长悬世,音容已归寂。

江船不厌窄,船窄始宜行。


风里长先过,滩头一倍轻。


迎亲无恶处,禄养胜躬耕。

调笑辞蛮语,歌呼慕楚狂。


青箱从建业,朱邸有华阳。


醴是贤王宠,兰为大国香。

多才适世用,学者不遑处。


新词八咏楼,更泛涔阳浦。


行当应列宿,且复施甘雨。

洞庭西去路,消息几回闻。


地僻难逢雁,天长只见云。


白蘋悲楚客,班竹怨湘君。

儒行荆人识,文章澧郡传。


夷方仍俎豆,客路半舟船。


太守迎徐稚,诸生仰郑玄。

迹为羁栖久,身因放逐劳。


五溪淹日月,三峡尚波涛。


梦里摧双翼,愁边见二毛。

夫子先辞国,嗟予亦罢官。


生涯同去住,世事各悲欢。


楚地江湖阔,巴山道路难。

昔遇南来客,曾传北寄声。


飘零携百口,留滞傍孤城。


泽畔骚人兴,周南太史情。

憔悴东都士,吾师更可嗟。


三年为逐客,万里未还家。


暮阻巴山雪,春行楚岸花。

两令邀宾。
城南佳处,饯腊迎春。
步入梅林,纷然缟袂,间以红英。

坦然无一物,此意极寥寥。
生死东西魄,盈虚早晚潮。
何人清夜省,举世万波摇。
持橐中朝贵,餐毡异域留。
人皆敬先德,我已识君侯。
气节传三世,才猷著两州。
桂籍传芳两弟兄,才华奕奕尽专城。
独跻郎省享高寿,复处祠庭全令名。
遗爱梁山初趣召,承恩澧浦晚增荣。
当春人尽归,我独无归计。
送君自多感,不是缘下第。
君看山上草,尽有干云势。
征鞍远过孙王渡,稚子迎门喜气多。
烟水云山一杯酒,拂衣归去兴如何。
通济桥头杨柳枝,涔阳极浦漾金丝。
惊见昔年题柱客,归来白发照涟漪。
龙山犹隐远烟中,一入兰江路易通。
勒马石桥看落日,读碑棠荫忆先公。
孤城似画还依旧,流水无情尽向东。
田父苦亢旱,伤心涕泗沱。
使君悯斯民,雩禜亦何多。
古庙舞群巫,袂属肩相摩。
不说从师学道难,一身千里暮云端。
是行若拜庭闱罢,有使题诗祇寄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