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仙人东方生,浩荡弄云海。


沛然乘天游,独往失所在。


魏侯继大名,本家聊摄城。

王屋山高无猿猱,下有黄河水滔滔。


天坛半夜见海白,光动古邑鸡先嘷。


鸡先嘷,绝吠獒,岩居林栖吏莫搔。

我昔东海上,劳山餐紫霞。
亲见安期公,食枣大如瓜。

中年谒汉主,不惬还归家。

有石白磷磷,有水清潺潺。


有叟头似雪,婆娑乎其间。


进不趋要路,退不入深山。

霜降山水清,王屋十月时。


石泉碧漾漾,岩树红离离。


朝为灵都游,暮有阳台期。

野店正纷泊,茧蚕初引丝。


行人碧溪渡,系马绿杨枝。


苒苒迹始去,悠悠心所期。

王屋山人有古文,欲攀青桂弄氛氲。


将携健笔干明主,莫向仙坛问白云。


驰逐宁教争处让,是非偏忌众人分。

春来山事好,归去亦逍遥。


水净苔莎色,露香芝术苗。


登台吸瑞景,飞步翼神飙。

洛阳天坛上,依稀似玉京。


夜分先见日,月静远闻笙。


云路将鸡犬,丹台有姓名。

池上卧烦暑,不栉复不巾。


有时清风来,自谓羲皇人。


天晴云归尽,雨洗月色新。

山店不凿井,百家同一泉。


晚来南村黑,雨色和人烟。


霜畦吐寒菜,沙雁噪河田。

转转无成到白头,人间举眼尽堪愁。


此生已是蹉跎去,每事应从卤莽休。


虽作闲官少拘束,难逢胜景可淹留。

旦随三鸟去,羽节凌霞光。


暮与双凫宿,云车下紫阳。


天坛临月近,洞水出山长。

自我河桥来,清话殊未已。


亟言阅通畴,晨驾遂遵彼。


尺书忽见遗,经由皆可纪。

玉皇符诏下天坛,玳瑁头簪白角冠。


鹤遣院中童子养,鹿凭山下老人看。


法成不怕刀枪利,体实常欺石榻寒。

星斗半沈苍翠色,红霞远照海涛分。


折松晓拂天坛雪,投简寒窥玉洞云。


绝顶醮回人不见,深林磬度鸟应闻。

紫府求贤士,清溪祖逸人。


江湖与城阙,异迹且殊伦。


间有幽栖者,居然厌俗尘。

桂亭依绝巘,兰榭俯回溪。


绮栋鱼鳞出,雕甍凤羽栖。


引泉聊涨沼,凿磴且通蹊。

神螭方鱼服,美玖藏沙尘。


英雄未遇时,状貌如妇人。


赠尔双吴钩,中有爱子魂。

胜克河中号令齐,神兵入自太行西。


昏昏烟锁天坛暗,漠漠云埋王屋低。


风软却教冰泛水,寒轻还使雪成泥。

弘农陶泓大叫笑,山人凿破混沌窍。


崖崩峡坼端水乾,出实入虚穷窈窱。


载魂抱魄顽不顽,次第运转涳蒙闲。

囊轻奇石重,之子未全贫。


挥手别良友,归心缘老亲。


城中为客久,海外得交新。

稔岁在芝田,归程入洞天。


白云辞上国,青鸟会群仙。


自以棋销日,宁资药驻年。

小有洞中长住客,大罗天下后来仙。


出门即是寻常处,未可还它跨鹤鞭。

秦岭路迷愁无那,凉夜疏林老夫坐。
蹇驴龁草人正饥,野翁敲石取新火。


须臾炊黍摘秋果,小有洞天曳杖过,仙境踟蹰岂敢唾。

昔探王屋胜,犹忆杖藜初。


野老窥丹洞,山灵护宝书。


云生苔壁暗,松响石坛虚。

大椿灵饵话尧年,炼液升烟日驭前。


玉女投壶天一笑,人间何苦种桑田。

斗室虚无隘九州,萧条还作采真游。


黄梅花坼融朝霰,疑是铜仙铅泪流。

石道崚嶒郁万盘,三芝五药满天坛。


洪河不断荣光起,闲与仙人策杖看。

北寻小有洞,是昔轩辕家。


何日从夫子,天坛扫落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