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多景楼上弹神曲,欲断哀弦再三促。

江妃出听雾雨愁,白浪翻空动浮玉。

唤取吾家双凤槽,遣作三峡孤猿号。

江山岂不好,独游情易阑。


但有相携人,何必素所欢。


我欲访甘露,当途无闲官。

云树千寻隔翠微,给园金地敞仁祠。


讲花飘雨诸天近,春漏攲莲白日迟。


引钵当空时取露,残灰经劫自成池。

曾向蓬莱宫里行,北轩阑槛最留情。


孤高堪弄桓伊笛,缥缈宜闻子晋笙。


天接海门秋水色,烟笼隋苑暮钟声。

日出天垠露,江横地轴分。


驰年悲落木,羁思托孤云。


重扫净名室,长招漫仕君。

去国日已远,涉江岁将阑。


东南富山水,跬步留清欢。


迁延废行迈,忽忘身在官。

筛寒洒白乱溟蒙,祷请功兼造化功。


光薄乍迷京口月,影交初展海门风。


细黏谢客衣裾上,轻堕梁王酒盏中。

六朝胜事已尘埃,犹有闲人怅望来。


只道鬼神能护物,不知龙象自成灰。


犀惭水府浑非怪,燕说吴宫未是灾。

云蔽长安路更赊,独随渔艇老天涯。


青山尽日寻黄绢,沧海经年梦绛纱。


雪愤有期心自壮,报恩无处发先华。

心悟觉身劳,云中弃宝刀。


久闲生䏶肉,多寿长眉毫。


客棹春潮急,禅斋暮雪高。

飘飘随晚浪,杯影入鸥群。


岸冻千船雪,岩阴一寺云。


夜灯江北见,寒磬水西闻。

山头百亩宫,庭下千年树。


在昔甘露霏,尝疑神物护。


阴连殿阁寒,声撼雷霆怒。

曾非远城郭,寂尔隔嚣氛。


尚有南朝树,能留北固云。


川涛观海若,霜磬入江濆。

千重构横险,高步出尘埃。


日月光先见,江山势尽来。


冷云归水石,清露滴楼台。

欲收嘉景此楼中,徙倚阑干四望通。


云乱水光浮紫翠,天含山气入青红。


一川钟呗淮南月,万里帆樯海外风。

胜地江山壮,名林岁月遥。


刹藏京口树,钟送海门潮。


月黑龙光发,天清蜃气销。

六代萧萧木叶稀,楼高北固落残晖。


两州城郭青烟起,千里江山白鹭飞。


海近云涛惊夜梦,天低月露湿秋衣。

石门萝径与天邻,雨桧风篁远近闻。


饮涧鹿喧双派水,上楼僧蹋一梯云。


孤烟薄暮关城没,远色初晴渭曲分。

涧筱岩杉处处通,野寒吹雨堕空蒙。


垂藤路绕千年石,老鹤巢倾半夜风。


淮浦树来江口断,金陵潮落海门空。

昔卧嵩高云,云窗正寒夕。


披裘忽生梦,似到空王宅。


峨天一峰立,栏楯横半壁。

招提殿阁郁嵯峨,占得江山气象多。


一水下临萦素练,两山对峙叠青螺。


乍欣心目到空阔,坐看风云相荡摩。

香门接巨垒,画角间清钟。


北固一何峭,西僧多此逢。


天垂无际海,云白久晴峰。

京口潮来曲岸平,海门风起浪花生。


人行沙上见日影,舟过江中闻橹声。


芳草远迷杨子渡,宿烟深映广陵城。

金焦两点自东西,著我于中亦一奇。


菰叶蘋花秋共晚,山寒未必白鸥知。

六朝晴树一江秋,尽入风烟顶

层阁叠危壁,瑞因千古名。


几连扬子路,独倚润州城。


云近衔江色,雕高背磬声。

临水登山路,重寻旅思劳。


竹阴行处密,僧腊别来高。


远岫明寒火,危楼响夜涛。

小留甘露莫开船,我欲题诗寄佛轩。

忽忽劳生岁月催,时偷高迹出浮埃。


风沾草树红朝动,春入川源绿夜回。


欲出壮怀临八极,可无樽酒到高台。

山险疑无路,萦回一径通。


钟声寒瀑外,塔影夕阳中。


窗出茶烟白,炉分葑火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