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休官寄鄂栖金沙,食非庾廪门非衙。
深山甘寻麋鹿友,秋江耐种芙蓉花。
桑榆低悬迟暮景,樵渔密结比邻家。
红尘深处,转愁肠、却忆江南景物。
翳云开,梅雨霁、一片苍崖翠壁。
竹里鸣淙,松间泻瀑,衣袂飞珠雪。
流水桃花笑客来,步虚重上妙高台。
寻僧傍柳缆方系,打鼓鸣榔潮又回。
远近坡山浑入望,萧条庾赋莫兴哀。
十里招寻湖上行,湖光山色近人明。
到来云谷花频插,莫厌龙池酒数倾。
木杪寒猿窥旧窟,瓮头秋蕨露新茎。
客至披云揽石龙,乘风飞度最高峰。
尊前日出甘同醉,眼下天空信可容。
丛菊有缘还对面,文霓何意独摩胸。
先生拂袖,赋归来、曾见义熙人物。
老去懒摇白羽,只爱青林石壁。
坐引桐风,书研竹露,诗净峨嵋雪。
星稀月堕晓钟天,放眼波罗江上湾。
浊雾荡开龙穴树,断霞流过虎门山。
浮沉岛屿双涵影,轩豁乾伸一解颜。
走来一路曼陀雨,打包直入南山坞。
高颧长鬣两诗僧,对面横讥杂嘲侮。
笑看居士衣上花,漫说阇黎斋散午。
我生如行路,百里可居半。
佳境思惭入,往往得惊叹。
此后将安归,宁复堪把玩。
双鬓渐生皤,欢情已减半。
年华不少留,中宵发浩叹。
功业似虚花,诗书余清玩。
疏室过清风,午梦初回枕。
失笑少年事,欲语口还噤。
束发受章句,眼光入椠锓。
新火满山城,余饧送寒食。
花柳尚僵卧,对之增叹惜。
素居缅古欢,愔愔泛瑶瑟。
三月既望日在丑,入山独访杜陵叟。
执经愿逐彭戴游,登门忽作籍湜走。
贱子半生俗生骨,先生一见笑开口。
浮峦暖翠江南山,白云半化青林烟。
人家历历住崖谷,小桥茅屋村依然。
柔枝低压采樵径,落花乱点春岩泉。
月离于箕风扬沙,今朝休沐归早衙。
枯天欲雪雁声急,禁寒勒住新梅花。
围垆促坐自瑟缩,似有画本夸燕家。
有脚不踏渌波村,清境往往萦梦魂。
今年得请返旧隐,烟水顿洗双眸昏。
堂开鱼麦宛世外,略彴近接乐春园。
昨宵声喧豗,卷地走飞雨。
凄切傍枕鸣,亦有孤蛩语。
似诉穷黎心,今夕愁败堵。
秋风有寒意,所忧在农时。
苦雨日以至,吴棉摧可悲。
藤轩积阴黯,湿晕生书帷。
朝来轻棹过齐门,踏遍湖东水上村。
春酿余寒风有力,雪经微雨地无痕。
南昌仙人楼何高,上凌月窟宵察毫。
三年两次失佳会,不随众上看银涛。
尔来散尽便娟子,十丈飞甍杳如水。
宦海浮踪聚萍叶,与君同踏并门雪。
未经识面心先倾,吏事诗才信双绝。
忽闻剥啄喜过访,出晤那妨屐齿折。
欧公昔贬官夷陵,少年意气殊飞腾。
上书偶触司谏怒,一击不中鞲脱鹰。
携持此研随行箧,五鹿折角犹藏棱。
我性麇麚林壑耽,北山之北南山南。
今年偶作韩江客,九十日春惊过三。
故人招邀来京口,游思勃起匡眠蚕。
大圜海镜悬青空,岛屿杂厕虚无中。
浮云变幻出奇怪,平地涌出金银宫。
琼真往来绝踪迹,楼阁诡异诚天工。
樗散真同不材木,偃蹇名场容我独。
早看同辈上青霄,转悔当年堕尘俗。
譬如周道压平坦,偏向崎岖历崖谷。
江流绕岸铺平沙,戍楼鼓角朝开衙。
文书粗了须痛饮,钱春已到荼蘼花。
黄州移节过三载,归田无计官为家。
野处逢岁稔,延赏因时适。
君子不素餐,饘粥犹战栗。
微尚夙有心,粒食无陈乞。
四时无休歇,过去那堪数。
二气自升降,天地亦何语。
独坐望云烟,波鸟时高举。
枯枝策策鸦如叶,老树萧萧雀噪雪。
小掩柴门半不开,欲落未落更清绝。
痴云堕地天乍低,朔吹号空树欲折。
无计还山且少留,只凭书问说幽忧。
已将少壮供离别,剩把残年约钓游。
听夜雨时须对榻,有垂杨处要登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