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菱歌清唱棹舟回,树里南湖似鉴开。


平障烟浮低落日,出溪路细长新苔。


居民地僻常无事,太守官闲好独来。

每因楼上西南望,始觉人间道路长。


碍日暮山青蔟蔟,漫天秋水白茫茫。


风波不见三年面,书信难传万里肠。

病爱枕席凉,日高眠未辍。


弟兄呼我起,今日重阳节。


起登西原望,怀抱同一豁。

老觉人间无一欣,强寻高处看归云。


天空列嶂开图画,水落寒江学篆文。


四海道途行大半,百年光景近中分。

湖上收宿雨,城中无昼尘。


楼依新柳贵,池带乱苔春。


云水正一望,簿书来绕身。

楼影侵云百尺斜,行人楼上忆天涯。


情多自悔登临数,目极应惊怅望赊。


一曲平芜连古树,半分残日带明霞。

置酒临高隅,佳人自城阙。


已玩满川花,还看满川月。


花月方浩然,赏心何由歇。

登高创危构,林表见川流。


微雨飒已至,萧条川气秋。


下寻密竹尽,忽旷沙际游。

清香画戟感时流,迁客经过此淹留。


零雨多情孙楚堠,月明同梦庾公楼。


新梅艳艳争迎腊,残菊垂垂尚驻秋。

说剑论兵迈品流,明时论赏早封留。


秉衡许国三千牍,德裕筹边第一楼。


城郭笙歌浑不夜,溪山草木未知秋。

少年豪气合摧锋,青鬓朱颜万事慵。


畴昔四愁无梦到,及时一笑有谁供。


诗情饮兴如云薄,草色花光似酒醲。

莎径依然见莎叶,莲塘无复有莲花。


更看白水满城下,说着当时龙骨车。

冬日萧条公府清,独将诸吏上高城。


而今何处异畴昔,铁墓下闻狐夜鸣。

上方台殿第三层,朝壁红窗日气凝。


烟雾开时分远寺,山川晴处见崇陵。


沙湾漾水图新粉,绿野荒阡晕色缯。

经岁侍佳节,无如阴霭何。


果然时雨足,安用月华多。


未免银缸进,空闻玉漏过。

登城望神州,风尘暗淮楚。


江山带睥睨,烽火接楼橹。


并吞何时休,百骨易寸土。

层槛构云牢,清寒洒客袍。


石棱添涧险,阁势借峰高。


风竹惊栖鸟,霜藤缒饮猱。

木落悲南国,城高见北辰。

飘零犹有客,经济岂无人。

鸟过风生翼,龙归雨在鳞。

尔眺西陵展妙裁,我依南郭㗳如灰。


徐娘洵老多情去,枚叔观涛七发来。


片锸任埋偿酒业,双鱼长跽正花开。

西湖烟尽水溶溶。
一笑与谁同。
多谢湖边霜菊,伴人三见秋风。

杨柳飘飘春思长,绿桥流水绕宫墙。


碧云望断空回首,一半阑干无夕阳。

乱削芙蓉碧霭攒,千盘转尽自成寒。


清秋殿阁空中见,落日旌旗树杪看。


北眺浮云生大卤,东回紫气抱长安。

野寺千峰里,游人一径深。


窗喧石涧水,殿落翠岩阴。


花树三春暮,山川百代心。

西林禅诵地,石壁倚天开。


曲磴千盘上,飞泉一道来。


园禽巢古殿,野鹿过香台。

蔼蔼西蓝阁,烦襟一望开。


山川归盛德,奸杰委尘埃。


城迥云连堞,烽闲草蔽台。

兰若春归雨霁天,凌空台上独闻蝉。


岩扉碧藓凝僧榻,林径孤云宿梵筵。


祗树阴阴啼野鸟,断钟杳杳出人烟。

狂客登山逸兴新,欲同清赏愧无因。


此身得似同林鸟,飞去飞来不属人。

崔巍杰阁玉为寮,白帝离宫倚绛霄。


槛外河山三辅小,岩前觞豆百灵朝。


明星环佩云来湿,仙掌芙蓉雨欲摇。

西北云高连睥睨。
万里愁心,一抹遥山翠。
谁向西风传恨字。

清碧金英玉露漙,姮娥深夜不禁寒。


桂花香里人敲句,倚遍高楼十二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