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骥虽老,举鞭脱逸。


交驰蚁封,步中衡石。


旁睨驽骀,丰肉灭节。

膏肓有前人,老意系丛樾。


差池纷鬓霜,味蜡火已绝。


一啜风漱液,幽思起复灭。

三子骨已朽,来者非一人。


箫声起孤凤,抑按皆清新。


松阴贮老月,藓晕涵苍磷。

曾为惠山客,心已寄苍茫。


知今几何时,常在山间堂。


淹留情莫蛰,怅望身疑翔。

奏篇久矣彻凝旒,谁信栖栖负笈游。


新义书之于简策,微辞知我者春秋。


即今未劝迩英讲,他日应烦掌故求。

筋力都非少壮时,不烦揽镜觉吾衰。


展禽出仕曾三已,表圣归休有四宜。


饱阅交情悲世道,差强人意赖君诗。

一笑披衣起。
笑昨宵、东风似梦,韩张卢李。
白发红云溪上叟,不记儿孙年齿。

司空通德里,宗伯右文朝。


自尔毛仍彩,能令木转乔。


虹为沧海钓,霞是赤城标。

子猷爱此君,不能一传神。


谁为传神者,峭茜得其真。


前有文湖州,后有王舍人。

万竹霜秋逼坐清,一丘君计已垂成。


扬州筱簜真为美,王氏琅玕旧有名。


坼地苍鳞争峭茜,干云翠尾出峥嵘。

侧江小屋香酒醅,出林缭径丛花栽。


溪风暂过响修竹,岭雪未尽兼寒梅。


往游武昌值佳境,白云漫漫萦崔嵬。

忆年二十馀,走马向燕甸。


缙绅不识忧,朝野会清晏。


嗜酒见天真,愤事独扼腕。

平生朋友乐,鱼泳雁飞翔。


如今不复昔,往往深退藏。


安得无言心,相照松柏霜。

世多多才翁,谁识识字农。


可人忽来思,劳苦意稠重。


时危幸未死,尊酒得相从。

履险须顿足,逢躁须戒吻。


况今为何时,正恐无地隐。


柴门倘可闭,即与桃源近。

吾发白且老,面目又尘土。


流落如秋娘,无复画眉妒。


徒怀万里心,夜梦良劳苦。

年年好时节,雪月花与风。


谁知百年内,忧乐元不同。


方其少壮日,日日醉梦中。

迩来三五年,处处罹过兵。


谁能宴龙山,无复游彭城。


今兹九日至,正尔百感生。

畏景日以长,正气日以短。


过者何憧憧,寂寂笑衰懒。


浮云有聚散,明月有虚满。

曾向深山采蕙兰,佩纫未试忽春残。


飘零亦有同心者,莫作寻常斗草看。

数尺冰壶千尺雪,五经腹笥九经潭。


虚席黄扉思远道,舛门朱履尽奇男。


争看据地旋双袖,何事同曹惜一簪。

白头月旦喜经题,远别新知意转凄。


共说天南威凤起,却怜江北杜鹃啼。


玄黄莫问群龙战,函盖还须只手提。

劝君且醉瓮头春,休把升沉累此身。
自古功名须遇主,到头富贵不由人。
蟠胸器业元高世,落笔词章更出尘。
老去疏慵厌仕途,归来林下学真如。
不思身外千般事,只占人间一味愚。
但得清尊长对客,纵添白发亦从渠。
夹路长松绿荫繁,送君从此入幽关。
铜瓶锡杖无拘系,正好窥寻瀑水源。
扰扰长途策马回,柴门寂寞昼慵开。
清香一炷茶一啜,赖有高人数往来。
高人别久成疏斥,隔里何缘一聚欢。
塞上谷风初布暖,江南梅雨正生寒。
边储暂尔劳区画,畿甸终然赖屏翰。
征途何有对名花,晓起驱车后日斜。
邂逅故人千里别,仓忙诗思百篇赊。
燕台宝气回银汉,锦水春光散彩霞。
花县潘郎未白头,下从玉局仙翁游。
平生四海饶次守,脱冠坏衲藏深幽。
死生俱在天一角,句法不复阴梁州。
将军太平得宝刀,爱之不殊古孟劳。
三尺白鹇尾雪色,引缑脱室风骚骚。
摩挲秋水生净滑,俊采犹作花门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