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茅亭风入葛衣轻,坐见山河表里清。


归燕略无三月事,残蝉犹占一枝鸣。


天高秋树叶公邑,日暮碧云樊相城。

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终夜鸣。


流到前溪无半语,在山做得许多声。

暑中带汗入山中,霜满风篁雪满松。


只是山寒清到骨,也无霜雪也无风。

径夹长松照地青,眼看高阁与云平。


出林殿脊先知寺,满路花枝未见莺。


上到峰头千嶂合,下临岭脚一溪横。

上方幽且暮,台殿隐蒙笼。


远磬秋山里,清猿古木中。


众溪连竹路,诸岭共松风。

上方鸣夕磬,林下一僧还。


密行传人少,禅心对虎闲。


青松临古路,白月满寒山。

绝顶深泥冒雨扳,天于佳景亦多悭。


自怜久客频移棹,颇羡高僧独闭关。


江草远连云梦泽,楚云长断九疑山。

不觉离家二十日,山林城市恣延缘。


定因曾作和州客,长见鸡笼在眼前。

迟君干越思禅寺,弥月忘归住翠岚。


忽见琵琶洲上月,始惊全室在天南。

楚舸高帆未可开,满帆风暴作阴雷。


圣文亹亹伤漂溺,世路纷纷自往来。


浮磬犹闻传激越,沉妖不见锁渊回。

出舟湖渺渺,月白绝纤氛。


已见水如鉴,莫生波上云。


独征何慕侣,冷酌不知醺。

日下绣衣客,江南燕尾艎。


迹虽同鹢退,心不假犀凉。


旧国旌旄去,包原苑囿荒。

共逢香刹住,万景笔头堆。


池水蛟龙尽,汀洲雁鹄来。


远游情莫落,去国意徘徊。

上方台殿第三层,朝壁红窗日气凝。


烟雾开时分远寺,山川晴处见崇陵。


沙湾漾水图新粉,绿野荒阡晕色缯。

一番花信又成春,百结枯肠万转轮。


铃下久停辰后版,功曹空阁案间尘。


消愁莫问弓蛇影,对境聊观梦幻身。

佛教入中土,贝多凡几翻。


摩腾导其流,僧伽鼓其澜。


乃建窣堵波,高标屹参天。

水国多烟雨,春光一半迟。


花从今日得,莺与故人期。


浦有沉香气,林多翡翠枝。

袅袅丹梯百丈悬,上方宫在白云间。


川原暮过淮西雨,楼阁晴开楚上山。


厌逐风尘为客久,喜将樽酒对僧闲。

奎额昭回龙屈盘,入门已觉厌尘寰。


何当白发三千丈,来寄清风五百间。


帝子釜摇金潋滟,家人卦剔翠孱颜。

不厌常为客,东禅十度来。


儿童知姓字,面目笑尘埃。


懒性真如识,中年急景催。

词源老去苦无多,强著闲文赞释迦。


遒健兔毫生月窟,光明茧纸出新罗。


茶炉几瓣龙涎烬,玉板十分凤墨磨。

锦帆牙樯四百年,曲池歌榭两凄然。


又从劫火悲前佛,犹有灵光阅逝川。


何处鸣禽新出谷,几株乔木上参天。

佛屋参差傍水涯,天然富贵属僧家。


油幢碧立当轩竹,步障红围绕槛花。


隐隐磬声春昼永,停停塔影夕阳斜。

绀殿倾颓几十秋,佛应不语阿难愁。


诸方檀越宜兴念,共出把茅来盖头。

不到能仁久,欣闻赐额还。


浮云已过眼,依旧好青山。

闲上箫台顶,山深喜路通。


人家烟色里,古寺水声中。


金溅星犹在,丹成灶已空。

十月繁霜正满篱,孤城凝望碧云驰。


青衫落魄还舟夜,绿绮传声命驾时。


玉勒乱嘶章氏苑,铜鞮高宴习家池。

玉栱璇题照画廊,珠扉银钥护禅堂。


青狮蹑雾游天帝,白象拿云坐法王。


树老菩提双刹在,花残优钵一灯长。

崔嵬台殿入清凉,月色天香对坐忘。


洗钵师能容姓字,留衣吾欲废文章。


才参雪窦人天近,共指云门客路长。

泠然飞锡下西方,久住名山侍法王。


持咒毒龙归藻碗,谈经驯象过绳床。


诸天日月千花供,大地山河一苇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