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鸟囚不忘飞,马系常念驰。


静中不自胜,不若听所之。


君看厌事人,无事乃更悲。

万里家山一梦中,吴音渐已变儿童。


每逢蜀叟谈终日,便觉峨眉翠扫空。


师已忘言真有道,我除搜句百无功。

鸳鸯湖边月如水,孤舟夜榜鸳鸯起。


平明系缆石桥亭,惭愧冒寒髯御史。


结交最晚情独厚,论心无数今有几。

一笑暂相从,结交方恨晚。


犹兹簿领困,况尔东南远。


落帆淮口暮,采石江洲暖。

中使传宣下紫宸,镞头浓染御香云。


彩幡耐夏宜春字,宝胜连环曲水纹。


痴似土牛鞭不动,老登金马愧无闻。

老矣渠怜我,超然我爱渠。


论诗春雨夜,解手藕花初。


梦只江湖去,情知伎俩疏。

冯翊端谁可,丘迟肯去么。


茧丝臣敢后,饥馑帝云何。


身达当难免,能称未要多。

有僧访我携诗卷,自说初成净照堂。


求得篇章书壁素,不论尘土渍衣黄。


故山别后成新岁,归梦春来绕旧房。

拍岸清波扑岸埃,黑头霜鬓几徘徊。


禾兴门外官杨柳,又见扁舟上堰来。

岁除夜雪一寸许,便觉新年喜气多。


大观元年第一日,一番胜事信可歌。


歌不已,鼓声起,漫垄连村如市里。

鬓丝不是吴蚕吐,未到吴中已成缕。


清肠无茧自能生,穷愁便织连今古。


论兵说剑三十秋,乃知功名难强取。

陆云尝夸千里莼,便轻羊酪同埃尘。


君今得郡正千里,已患无羊厌此珍。


乃知南北各所乐,乘舟不如乘马恶。

江燕归时君亦归,燕巢未暖君还去。


去去溪边杨柳多,正值清明欲飞絮。


竞折赠行何所益,时当长养伤嘉树。

前岁嘉兴火,僧居化劫灰。


四方持钵去,千里渡江来。


心向王城讲,缘从海客回。

柳条枯落尽,不折意徘徊。


泛汴趋残水,到吴看早梅。


无耽听鹤唳,有信寄鸿来。

吴帆千里去,邑屋富鱼盐。


霜鹤亭皋唳,风乌海客占。


沧凉朝日近,紫翠晚山尖。

密树重萝覆水光,珍禽无数语琅琅。


惊帆瞥过如飞鸟,回首风烟空断肠。

当年共醉此桥边,道旧狂歌至暮天。


得句旋题新竹上,移舟还傍乱花前。


君埋尘土骨应化,我逐风波心欲燃。

君从婺女典嘉兴,我自滁阳到广陵。


同被雪霜侵两鬓,独嗟官职是三丞。


郡斋新养华亭鹤,乡信时逢建业僧。

较似苏湖郡,无山四渺然。


近城先见塔,出户即乘船。


晓泽升红日,秋光际碧天。

海邑疏囚昔此过,鸣榔未了又渔歌。


重来野色秋如许,似觉人家旧更多。


晴日茅檐横晒布,水田竹架倒扦禾。

两岁抚邦人,曾无恩意。
别后何人更相记。
题舆玉树,愧与蒹葭相倚。

秀州城下水,日夜生春云。


云舍秀州塔,鸟下吴江濆。


我愿乘此鸟,一见沧海君。

少年好文仍好诗,清扬藉甚瑶林姿。
枫江叶落过余舫,一写十斛明珠玑。


书生有才莫教大,神仙祇藉刀圭做。

莲社老僧随幻去,蓉城学士也难寻。


三毗尼地无生死,一刹那间有古今。


不向空王抛世法,却从初地寄乡心。

树杪招提郭外村,端明遗偈镇山门。


高僧夏腊何烦计,前辈风流可重论。


谒罢只知词客贵,觉来真让法王尊。

玉乳新梨软瓠犀,甜输朱橘洞庭西。


秋来下酒宜黄雀,挟弹梅花何处溪。

燕来春笋似纤纤,细拨银筝向酒帘。


一唱杨花人尽醉,阿侬情比月波甜。

宝带长连锦带长,两条长水总牵肠。


燕梢船上轻摇橹,不采侬莲到镜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