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淮南秋物盛,稻熟蟹正肥。


况身为酒官,醇酎饮不非。


傥观众人醉,徒自使世讥。

夙怀山水心,梦寐向东越。


闻为会稽行,独此羡明发。


渡江信春潮,泊馆食野蕨。

东吴海物错,南楚江味多。


家吴而宦彼,风土去几何。


既得风土乐,可赞政治和。

比从江南来,又从江南去。


孤舟随雁群,晚泊定何处。


霜橙可为齑,冰鲙思下箸。

云木葱茏处,鸡鸣古县城。


山高地多险,源近水偏清。


斫漆资商货,栽茶杂赋征。

与君先后发,同走向京华。


羡跃青骊去,将乘乌榜赊。


著鞭辞宿雨,渡水踏春沙。

野客伐山桂,横为曲渚桥。


势危宁过马,径狭欲通樵。


小艇何妨系,离魂正此销。

东瞻杞国城,半日鸟飞程。


度雁不曾下,新文谁寄评。


旧年因使至,秀句欲人惊。

郁郁东堂桂,常期接袂攀。


羽翰殊不及,蓬荜却空还。


江水几经岁,鉴中无壮颜。

天津南畔是吾庐,时荷夫君枉乘车。


始为退来忘检束,却因闲久长空疏。


与其功业逋青史,孰若云山负素书。

洛城官满振衣裾,尘土何由浼远途。


道在幸逢清日月,眼明应见旧江湖。


知行知止唯贤者,能屈能伸是丈夫。

老年前事怕追思,更见曾悲先德诗。


却有断章聊自慰,如今冢嗣弱于谁。

洛阳官满归吴会,男子雄图志未伸。


若到江山最佳处,举杯无惜望天津。

百里大夫官不轻,莫嗟领上发垂星。


人生谷禄偏宜晚,世路艰难不厌经。


数曲秋江萦县白,几峰霁色入帘青。

贫居苦湫隘,无术逃炎曦。


穿地作幽室,颇与朱夏宜。


宽者容一席,狭者分三支。

将军卷金甲,独卧嵩山阿。


千金买蛾眉,昼夜饮且歌。


时平武库锁,赂买戎狄和。

凉风飒雕年,遥昔耿多虑。


冽冽寒螀鸣,离离客鸿度。


之子怀茂器,有志康庶务。

谢遏香囊奕思馀,短亭暾景驾骊驹。


客盘饮嗜丰千蹠,仙舄归飞伴两凫。


官柳摇摇萦早絮,县花的的照晴跗。

治畹当树兰,治林当植桂。


兰生可香国,桂茂绝丛荟。


邈哉志士节,所趣与人异。

上天分四序,素秋独可悲。


商风劲危条,寒露鲜繁蕤。


依依燕去巢,嘒嘒蝉抱枝。

长停愁不浅,征袂拂残梅。


潘御家园近,毛欣府檄来。


晨羞鱼尾洁,春溜鸭头催。

中铨覆拟下慈宸,又作东西补掾人。


去国虽逢零霰暮,过江未失杂花春。


西山气爽聊持版,白纻袍馀且制巾。

捧檄去三铨,招招客叩船。


倦游惊密雪,离思著幺弦。


淮月开帆暝,京尘减绶鲜。

妙龄看试牍,共叹俊登喧。


十载重来调,犹参军事烦。


吴艎沿迅溜,京炙伴芳樽。

解职青袍困,惊年素发多。


囊中彭泽米,门外下邽罗。


露鹤惊霄岛,风蜩喝暝柯。

君家龙虎弟兄贤,斗酒相逢楚水边。


雨露自今荣一命,尘埃未免困三年。


高谈欲出稠人右,敏政当居俗吏前。

十载辞乡志,登科一旦伸。


青纶归养客,白发倚门人。


家酿难禁蟹,江鲈正得莼。

野客从谁忽解颜,乐闻高论厌樊间。


致身富贵时宁少,仕道功名古亦艰。


好说青山从我老,当分白日与君闲。

昨得伻图与赋诗,野棠并干上交枝。


始疑和气偏回复,可是常情悦附离。


爱树去思吾岂敢,高门阴德子应知。

已自多时赋式微,五峰佳景梦长飞。


四年远地为官去,万里高堂喜客归。


下马便呈新授敕,开箱争认旧缝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