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斗州只解寄鹅毛,鼎肉何曾馈百牢。


驱使木奴供露颗,催科郭索献霜螯。


乡封万户只名醉,天作一丘都是糟。

若人如马亦如班,笑履壶头出玉关。


已入西羌度沙碛,又从东海看涛山。


识君小异千人里,慰我长思十载间。

中山保塞两穷边,卧治雍容已百年。


顾我迂愚分竹使,与君谈笑用蒲鞭。


松荒三径思元亮,草合平池忆惠连。

玉堂清冷不成眠,伴直难呼孟浩然。


暂借好诗消永夜,每逢佳处辄参禅。


愁侵砚滴初含冻,喜入灯花欲斗妍。

病骨瘦欲折,霜髯籋更疏。


喜闻新国政,兼得故人书。


秉烛真如梦,倾杯不敢馀。

闻君谈西戎,废食忘早晚。


王师本不陈,贼垒何足刬。


守边在得士,此语要而简。

春暖山中云作堆,放翁艇子出寻梅。


不须问信道傍叟,但觅梅花多处来。

春晴闲过野僧家,邂逅诗人共晚茶。


归见诸公问老子,为言满帽插梅花。

喜接高谈若饮冰,风骚清兴坐来增。


重寻伐木君何厚,欲赋骊驹我未能。


山影北来浮汇泽,松行东望际钟陵。

我观江南山,如目不受垢。


忆食江南薇,子独于我厚。


在北思江山,如怀冰雪颜。

元珍先生茁云孙,雪竹有节豹有文。


染云作句本天巧,镂冰生花无手痕。


鹓鹭行边旧联翼,天禄阁中今独直。

嗟予不能知止如邴曼容,又不能毕昏如尚子平。


软红尘里白双鬓,坐见岁律空峥嵘。
催科抚字两何有,伎俩已穷惭九九。

天将一雪净乾坤,便恐汤泉亦不温。


瑶草忽生无种子,梅花寒损要温存。


清游未到先回棹,高卧何如且闭门。

中山老帅岩廊姿,不用犹作诸侯师。
毛锥变化有风雨,馀事亦足疲群儿。


龙门争骛货趋肆,求货安知于此市。

神龙异凡马,头角要须敛。


邦公七岁时,惊耳一语险。


悟身非常住,风日过河减。

束发闻至道,荣辱久齐观。


中年婴世故,已复傲忧患。


闲居虽荒寂,几杖颇清晏。

陈墟自古皇,疆野实楚县。


沃野接神畿,荒沟漕淮甸。


民风静而陋,原隰平以远。

翰林门生两苍璧,似是天人人不识。


学得黄初五字诗,不作人间万钱食。


晚向江头看药栏,花前一笑聊开颜。

青鞋忍踏江沙路。
恨人已、骑鲸去。
笔底骅骝谁与度。

夜光分得千金璧,从来有限未省识。


一从韶濩到两耳,三月遂令忘肉食。


高楼同倚百尺栏,江山满眼方怡颜。

与世相疏行路难,不禁尘土便思山。


山中独念故人远,雪舞清声窗竹闲。

楼影摇波到碧空,拒霜无数隔堤红。


只应明夜关山月,怜我相思不寐中。

霜风吹老菊离离,水外秋云送雁飞。


来伴谪仙闲杖屦,满林丹叶衬斜晖。

沉香亭北梦魂赊,惊见祥云七宝车。


穷孟尝君空好客,病维摩老不禁花。

楚汉干戈地,岿然见此山。


艰难思帝业,牢落漫禅关。


野鸟惊人散,江湖到岸边。

叹息词场旧,凄其三十年。
训言犹在耳,辈行敢随肩。
师友真凋落,交亲仅接联。
挥毫驰阵,横扫继,征西后。
狂素肯头低,颠旭应眉皱。
俨荡吴生带,如扬公孙袖。
才高只合住蓬瀛,步武优游地望清。
何事尘埃久京国,却冲雨雪向边城。
军书落笔千毫秃,谈席挥犀四座倾。
此身萍梗厌漂流,惭寄浔阳江上头。
胜景长年关梦寐,轻裘何日返林丘。
扶摇莫作扶摇计,朴樕应容朴樕投。
君才潇洒应时流,久滞宁非命压头。
昨见河南推贾谊,行闻天子召吾丘。
已无痛饮观风味,犹有新诗讲报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