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三换蓬莱绿,依然此翁无恙。
翠羽巢烟,红蝉蜕叶,劫外箨龙新长。
仙方定讲。
卷卷长廊走黄叶,席帘垂地香烟歇。
主人待来终不来,火红销尽灰如雪。
竹西失却上方老,石塔还逢惠照师。
我亦化身东海去,姓名莫遣世人知。
此生已觉都无事,今岁仍逢大有年。
山寺归来闻好语,野花啼鸟亦欣然。
道人劝饮鸡苏水,童子能煎莺粟汤。
暂借藤床与瓦枕,莫教辜负竹风凉。
十年归梦寄西风,此去真为田舍翁。
剩觅蜀冈新井水,要携乡味过江东。
远老陶翁好弟兄,虎溪庐阜久逢迎。
何须更要经平子,清议从来贵士衡。
结雨竹西若若川,扬州歌吹思当年。
刘郎若向风前唱,梦入青楼事惘然。
往岁出芜城,飘然一客星。
又从江北路,重到竹西亭。
楚岸宽围碧,吴山远借青。
曾醉扬州十里楼。
竹西歌吹至今愁。
燕衔柳絮春心远,鱼入晴江水自流。
斜日封残雪。
记别时、檀槽按舞,霓裳初彻。
唱煞阳关留不住,桃花面皮似热。
五湖春水茫茫,梦魂夜逐杨花去。
汀花岸草,佳人微笑,眼波横注。
借问刘郎,心期则甚,一成无据。
冉冉五云深,山西日光薄。
登楼集群贤,纵目天宇廓。
落木悲徂年,寒光照杯酌。
泛泛扁舟春水平,缘蘋白芷欲齐生。
王孙自喜山中客,莫唱淮南招隐声。
山中招隐地,江上未归人。
那可连年别,俱逢欲暮春。
乱飞莺恋友,北向雁辞宾。
万竿苍翠隔晴川,寂寞芜城三百年。
此地重闻歌吹发,扬州风物故依然。
若有人兮怀竹西,乃在钟山之下秦淮之湄。
十年道阻风浪恶,东望但恨归来迟。
当时种竹堂西畔,新绿扶疏出窗半。
精舍西河为客开,竹林当日集群才。
匣中寒色双钩出,句里飞涛八月来。
捐佩只今荃蕙远,废诗不但蓼莪哀。
醉把吴钩赠别离,行逢汉主好文时。
布衣且待公车诏,奏赋先蒙狗监知。
马饮桑干流水急,诗题碣石片虹垂。
邗沟十里江淮水,枚乘家在淮阴市。
修竹歌投梁孝王,飞涛色起吴太子。
悲风此地千年来,岂知今日吾与尔。
鹤城西南瑁湖曲,湖上森森万竿竹。
竹林西畔屋三间,六月清风洒冰玉。
林间一径曲当门,知君有意求多闻。
参军四壁生秋草,鬓毛不似心先老。
终随烟霞学巢由,一室安能事除扫。
竹西旧说青云客,诗思长留意无极。
乐哉抱吾独,守此一片心。
此心寂不动,众欲无由侵。
讲席朝齐听,吟寮夜独栖。
交情今管鲍,清操古夷齐。
管弦十万户,夜夜闻喧腾。
不徒竹西寺,歌吹相豪矜。
桃李荒荆。
迷阳有曲梦无程。
新酒斟花露,高楼傍竹西。
拭盘将蟹擘,拂壁把诗题。
耆英会上减名哲,高士传中添此翁。
品题莫说扬州梦,好写闲云入卷中。
山光连古寺,水调尚遗篇。
软缆千花妓,迷楼五色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