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丛丛、金粟飘香。
乍染衣裾,风露生凉。
蟾影三更,广寒万里,谁酌天浆。

内翰执事:


洵布衣穷居,尝窃有叹,以为天下之人,不能皆贤,不能皆不肖。
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,合必离,离必合。
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,而范公在相府,富公为枢密副使,执事与余公、蔡公为谏官,尹公驰骋上下,用力于兵革之地。

陈仲举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,登车揽辔,有澄清天下之志。
为豫章太守,至,便问徐孺子所在,欲先看之。
主簿曰:“群情欲府君先入廨。

[旦引红娘上开云]自张生去京师,不觉半年,杳无音信。
这些时神思不快,妆镜懒抬,腰肢瘦损,茜裙宽褪,好烦恼人也呵!


[商调][集贤宾]虽离了我眼前,却在心上有;不甫能离了心上,又早眉头。
忘了时依然还又,恶思量无了无休。

[末上云]昨红娘所遗之简,约小生今夜成就。
这早晚初更尽也,不见来呵,小姐休说谎咱!人间良夜静复静,天上美人来不来?


[仙吕]点绛唇]伫立闲阶,夜深香霭、横金界。
潇洒书斋,闷杀读书客。

[末上云]害杀小生也。
自那夜听琴后,再不能够见俺那小姐。
我着长老说将去,道张生好生病重,却怎生不见人来看我?却思量上来,我睡些儿咱。

[孙飞虎上开]自家姓孙,名彪,字飞虎,方今天下扰攘。
因主将丁文雅失政,俺分统五千人马,镇守河桥,劫掳良民财物。
近知先相国崔珏之女莺莺,眉黛青颦,莲脸生春,有倾国倾城之容,西子太真之颜,现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。

[洁引聪上云]今日二月十五开启,众僧动法器者。
请夫人小姐拈香。
比及夫人未来,先请张生拈香。

[正旦上云]老夫人着红娘问长老去了,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。
[红上云]回夫人话了,去回小姐话去。
[旦云]使你问长老:几时做好事?[红云]恰回夫人话也,正待回姐姐话:二月十五日,请夫人姐姐拈香。

[夫人上白]前日长老将钱去与老相公做好事,不见来回话。
道与红娘,传着我的言语去问长老: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?就着他办下东西的当了,来回我话者。
[下][净扮洁上]老僧法本,在这普救寺里做长老。

[外扮老夫人上]老身姓郑,夫主姓崔,官拜前朝相国,不幸因病告殂。
只生得个小女,小字莺莺,年一十九岁,针指女工,诗词书算,无不能者。
老相公在日,曾许下老身之侄——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——为妻。

炎图丧宝,黄历开璿。


祖武类帝,宗文配天。


玉銮垂日,翠华陵烟。

千片芰荷,零乱帘卷,西风人倚楼小。
横竹泠泠,峭风历历,一碧远天缥缈。
非淡非浓,飐水国、村村斜照。

珠栊寒粉靥。
偎罢银篝红兽热。
恰值青霜骚屑。

粉界檀腮,烟笼腻颈,玉奴素质轻约。
风前乍坼红须,月下低含绿萼。
一枝水上,也不管、莺啼燕掠。

阳羡书生,记年少、剧于健马。
公一顾、风鬃雾鬣,尽居其下。
两院黄骢佳子弟,三条红烛乔声价。

太阴凝至化,真耀蕴轩仪。


德迈娥台敞,仁高姒幄披。


扪天遂启极,梦日乃升曦。

觅得狸奴太有情,乌蝉一点抱唇生。


牡丹架暖眠春昼,薄荷香浓醉晓晴。


分唾掌中频洗面,引儿窗下自呼名。

宝运龙飞。
当四海、群仙降迹时。
万机多暇,三灵协赞,不动枪旗。

奇花不比寻常艳,独步南州。
往事悠悠。
辽鹤重来忆梦游。

脉脉柔情不自持。
浅颦轻笑百般宜。
尊前唱歇黄金缕,一点春愁入翠眉。

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,八千人俱。
菩萨三万二千,众所知识,大智本行,皆悉成就,诸佛威神之所建立。
为护法城,受持正法;能师子吼,名闻十方;众人不请,友而安之;绍隆三宝,能使不绝;降伏魔怨,制诸外道;悉已清净,永离盖缠;心常安住,无碍解脱;念定总持,辩才不断;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及方便力,无不具足;逮无所得,不起法忍;已能随顺,转不退轮;善解法相,知众生根;盖诸大众,得无所畏;功德智慧,以修其心;相好严身,色像第一;舍诸世间, 所有饰好;名称高远,逾于须弥;深信坚固,犹若金刚;法宝普照,而两甘露;于众言音,微妙第一;深入缘起,断诸邪见;有无二边,无复余习;演法无畏,犹师子吼;其所讲说,乃如雷震;无有量,已过量;集众法宝,如海导师。

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,非道也。
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
却说吴主孙休,闻司马炎已篡魏,知其必将伐吴,忧虑成疾,卧床不起,乃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中,令太子孙

却说钟会请姜维计议收邓艾之策。
维曰:“可先令监军卫瓘收艾。
艾若杀瓘,反情实矣。

却说后主在成都,闻邓艾取了绵竹,诸葛瞻父子已亡,大惊,急召文武商议。
近臣奏曰:“城外百姓,扶老携幼,哭声大震,各逃生命。
”后主惊惶无措。

却说辅国大将军董厥,闻魏兵十余路入境,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;当日望尘头大起,疑是魏兵,急引军把住关口。
董厥自临军前视之,乃姜维、廖化、张翼也。
厥大喜,接入关上,礼毕,哭诉后主黄皓之事。

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:“朝臣皆言蜀未可伐,是其心怯;若使强战,必败之道也。
今钟会独建伐蜀之策,是其心不怯;心不怯,则破蜀必矣。
蜀既破,则蜀人心胆已裂;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;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

却说蜀汉景耀五年,冬十月,大将军姜维,差人连夜修了栈道,整顿军粮兵器,又于汉中水路调拨船只。
俱已完备,上表奏后主曰:“臣累出战,虽未成大功,已挫动魏人心胆。
今养兵日久,不战则懒,懒则致病。

却说姜维传令退兵,廖化曰: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今虽有诏,未可动也。
”张翼曰:“蜀人为大将军连年动兵,皆有怨望;不如乘此得胜之时,收回人马,以安民心,再作良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