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司花手法我能知,说破当知未大奇。


乱剪素罗装一树,略将数朵蘸燕支。

芙蓉照水弄娇斜,白白红红各一家。


近日司花出新巧,一枝能著两般花。

折得荷花伴我幽,更搴荷叶伴花愁。


孤芳欲落偏多思,一片先垂半不收。

白莲半莟未开时,看作红莲更不疑。


到得欲开浑别了,玉肤洗退淡胭脂。

晚花特地敛新妆,莫道无情总不妨。


中有黄金莲子盏,被人瞥见即深藏。

拣得新开便折将,忽然到晚敛花房。


只愁花敛香还减,来早重开别是香。

红白莲花共玉瓶,红莲韵绝白莲清。


空斋不是无秋暑,暑被花销断不生。

红红白白定谁先,袅袅娉娉各自妍。


最是倚栏娇分外,却缘经雨意醒然。


晚春早夏浑无伴,暖艳晴香政可怜。

红白莲花共一塘,两般颜色一般香。


宫娥梳洗争先后,半是浓妆半淡妆。

风拍波惊,露零秋觉,断绿衰红江上。
艳拂潮妆,澹凝冰靥,别翻翠池花浪。
过数点斜阳雨,啼绡粉痕冷。

红白莲房生一处。
雪肌霞艳难为喻。
当是神仙来紫府。

始知春意属闲身,红白相将入望频。


才到开时君又去,看花不是种花人。

此沟湾环复清泚,水木芙蓉相映美。


夕阳欲下不肯下,为恋璚瑶坞巾绮。


红者为琼白者瑶,白梅红梅树树娇。

荣落须臾亦弄姿,白中一朵半胭脂。


佳名爱老风流甚,清露花翁浣莫迟。

不必繁弦不必歌,静中相对更情多。


殷鲜一半霞分绮,洁澈旁边月飐波。


看久愿成庄叟梦,惜留须倩鲁阳戈。

分形合质羡仙葩,濯濯清渠灼灼华。


螺女半身呈绛袖,鹤灵兼顶养朱砂。


兔乌角立无双影,楚汉中分总一家。

落日断霞明,荡漾轻圆,荷盘泻铅水。
风揭霓裳,群仙摇佩,玉羽盖纷起。
已敛还开,棹歌远、微闻香气。

白家池馆薰风里,恰在香山最深处。


池流曲曲暗通泉,莲叶亭亭齐覆水。


花红花白相间开,香风香气四边来。

闲花不遣倚门墙,独挹芙蕖冉冉香。


艳质施朱窥宋玉,冰姿傅粉试何郎。


青茎翠盖元相映,缟袂霞裾各自芳。

机上红,江头红,其织其濯皆春风。


平铺岂是宝刀剪,怯日尚用轻烟笼。


何人不置芙蓉帐,置向山园寂寞中。

两种色,一枝花。
何郎汗汤饼,妃子醉流霞。
寂寥难伴山斋客,风味宜归太守家。

樟原岭下野山茶,半是红花半白花。


雨里向人俱有泪,花中隐士自成家。


依稀薝卜稍头雪,仿佛棠梨脸畔霞。

铅妆初罢点唇脂。
蓬门人面窥。
刘郎重到眼迷离。

玉苗条,僛春敛萼,涎香腻添晕。
浅簪笼鬓。
擘素瓣泉温,移烛低认。

斗斜妆,轻鬟弹雪,梢红破初晓。
翠禽啼到。
怕碎月帘栊,孤恨难照。

是处栽花,遍园林、寻常蹈袭。
尽岁月、留枝养叶,补疏删密。
骚客徒夸英正落,人间岂有花能实。
润白柔红,都删去、人间颜色。
讶座上、并肩联袂,谁家双璧。
裴令正从粗服好,卫郎合向羊车觅。
红白虽分两色,清香总是梅花。
早春风日野人家,相对伯夷柳下。
爱影拈将灯取,惜香放下帘遮。
冰魂绰约带轻烟,万斛寒香雪霁天。
吟到孤山诗更好,欲凭孤鹤访逋仙。
昨上罗浮访葛洪,丹砂换却旧时容。
时人不识风流态,争道芳颜带酒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