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新柱石壮严闉,更值西风落帽辰。


不用游从夸燕子,直将气燄压波神。


山川尚绕当时国,城郭犹飘广陌尘。

罗浮山下已三春,松笋穿阶昼掩门。


太白犹逃水仙洞,紫箫来问玉华君。


天容水色聊同夜,发泽肤光自鉴人。

云间画鼓叠春雷,千骑寻芳戏马台。


半道已逢山简醉,万人争看谪仙来。


淮西按部威尤凛,历下怀仁首重回。

娲皇得道自神仙,金母长生不计年。


甲子会逢三朔旦,岁星行看两周天。


消兵渐觉腰无犊,种德方知福有田。

万人歌舞乐芳辰,长养恩深第四春。

令下风雷常有信,时来草木岂知仁。

璿玑已正三阶泰,玉琯初知九奏均。

九霄清跸一声雷,万物欣荣意已开。


晓日自随天仗出,春风不待斗杓回。


行看菖叶催耕籍,共喜椒花映寿杯。

今朝寿酒泛黄花,郁郁葱葱气满家。


愿得唐儿舞一曲,莫嫌国小向长沙。

风卷云舒合两班,曈曈瑞日映天颜。


观书已获千秋镜,积德长为万岁山。


腊雪未消三务起,壬人不用五兵闲。

凛凛重瞳日月新,四方惊喜识天人。


共知若木初升旦,且种蟠桃莫计春。


请吏黑山归属国,给扶黄发拜严宸。

霜霏碧瓦尚生烟,日泛彤庭已集仙。


霭霭四门多吉士,熙熙万国屡丰年。


高秋爽气明宫殿,元祐和声入管弦。

三朝遗老九门前,又见承平大有年。


文母忧勤初化俗,曾孙仁孝已通天。


史书元祐三千牍,乐奏坤成第一篇。

凉月参差白露漙,请看宾主罄清欢。


麟符玉节交相映,凤竹鸾丝殊未阑。


百谷方登仓庚足,七州无事里闾安。

曾立蛾眉禁省班,至今风采照金銮。


纵横笔阵千人废,浩荡辞源万顷宽。


落纸烟云纷态度,照人冰玉峙高寒。

嘉会千龄岂易逢,佩声俱集未央宫。


九重凤阙曈昽日,百尺龙旗掩苒风。


奇瑞屡书图牒上,太平长在咏歌中。

广殿遥闻警跸音,觚棱晓色尚沈沈。


半空瑞霭炉香馥,一点红云黼座深。


夷夏驩声归羽舞,乾坤和气入薰琴。

宫殿红云捧紫皇,河清电绕拥休祥。


壶中常占青春在,物外方知浩劫长。


昼立龙旗风不动,晓开琼笈远飘香。

麾节东南会一堂,兰亭昨日记流觞。


六丝星度银潢影,五彩春浮玉翠香。


院柳旧云怀燕语,野华新雨挹虹光。

帘影晴丝落舞茵,崆峒云晚聚星辰。


翠虹光度楼台月,香燕先浮霄汉春。


一道清风华辔远,双江绿水彩衣新。

西风八月楚江滨,争看星槎会汉津。


露湿红绫旗影旧,云连翠簜辔华新。


东西杜若洲连月,先后瑞芝堂上春。

翩翩紫马绚银潢,春入梅花新雨香。


牛斗剑芒浮翼轸,岷峨佩影度潇湘。


东南麾节精神合,上下风云意气长。

玉堂学士催班鹭,粉省潜郎趣佩麟。


来往神仙同碧落,后先岳牧总词人。


阳坡共喜瓜时及,朝路相期柳色新。

河汉双星会使槎,分明彻夜照长沙。


辔丝晓转全龟影,衣绣春随锦鹊花。


云杏旧阴凉绿净,野萍新韵度朱华。

绿阴初合燕归来,煮酒新尝换拨醅。


不独江山想王谢,须知宾客尽邹枚。


十分欢意休教剩,万斛愁心亦自开。

居士归来已白头,数椽聊喜枕江流。


百年梦幻何时了,二妙江山一日收。


鼓吹自从诗里得,光阴都在醉中休。

清诏名高下紫宸,异方初喜见王人。


二年辇毂辞家远,万里岷峨入眼新。


使者登车争揽辔,君王问俗颇忧民。

谁持尺一下明光,新易泉南旧印章。


禁殿何时出颇牧,人间又喜见龚黄。


攀辕父老今犹在,骑竹儿童喜欲狂。

使君才气本无双,暂拥州麾殿大邦。


千骑出城闻画角,万灯衔壁看银釭。


夜天星满光浮汉,秋水花红锦照江。

风光浑占一溪中,青谷新开甲第雄。


凉榭切云先得月,朱楼凌水欲横空。


连甍万瓦琉璃碧,照坐千钟琥珀红。

霏微腊雪不沾尘,收拾阳和作早春。


一坐尽倾归盛德,四时难得是佳辰。


鬓边彩胜年年好,樽下歌声日日新。

当年天下无双誉,此日朝中第一人。


坐使黄流随指顾,即看丹阁画精神。


天威行复朝三接,和气今如物再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