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祝融道士苍生雨,万事须知总是天。


宣畅威灵聊塞责,乞身从此老林泉。

赤眉铜马与黄巾,汉魏收功岂异人。


驾驭抚绥要有术,从来盗贼本王臣。

王师破贼凯歌还,积甲高于熊耳山。


尽选精强付诸将,威声已足镇荆蛮。

貔貅一夜渡湘江,贼垒朝临尽出降。


自古成功在机会,周郎赤壁岂难双。

两载分携阮北南,旅途邂逅两情酣。
先将乡事询消息,随把名山共讨参。
羡尔得从方外友,惭予犹策暑中骖。

旄头彗紫微,无复俎豆事。


金甲相排荡,青衿一憔悴。


呜呼已十年,儒服弊于地。

河亭挈手共徘徊,万事宁非有数哉。


黄阁相君三黜去,青云学士一麾来。


中原故老知谁在,南岳新丘共此哀。

东南倚盖卑,维岳资柱石。


前当祝融居,上拂朱鸟翮。


青冥结精气,磅礴宣地脉。

昏昏市井气,呫呫儿女语。


禽喧声百种,春作事万绪。


人间鸡黍期,天上德星聚。

稍喜归涂中半程,犹愁泥潦未知晴。


雨来也不怜行客,风过何须作许声。

淮南厉王长者,高祖少子也,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。
高祖八年,从东垣过赵,赵王献之美人。
厉王母得幸焉,有身。

风响牙签,云寒古砚,芳铭犹在棠笏。
秋床听雨,妙谢庭、春草吟笔。
城市喧鸣辙。

应有人家住隔溪,绿阴亭午但闻鸡。


松根当路龙筋瘦,竹笋漫山凤尾齐。


墨染深云犹似瘴,丝来小雨不成泥。

天壤郭有道,文献今在兹。


啄啄家鸡群,见子野鹤姿。


尘笼万里心,择食中夜饥。

人物千年海岳翁,笔精墨妙与天通。


传闻有帖藏张姓,怪底湘江月贯虹。

飞廉盛怒土囊口,美满风帆真快哉。


后日南山山下过,更留馀力扫尘埃。

雌猿夜啼别湘东,晓寻故人背孤桐。


孤桐有声弹不响,弦绝曲在埋蒿蓬。


知音万古期必逢,今日已闻天下雄。

衡山几千里,闻在湘川侧。


云霞不可到,峰壑无由识。


方丈开其间,青松隐寒色。

千里倦为客,秋归乌榜轻。


过林湘橘暗,收潦楚江清。


晚泊亲鸥鹭,残芳袭杜蘅。

浮湘沿迅湍,逗浦凝远盼。


渐见江势阔,行嗟水流漫。


赤岸杂云霞,绿竹缘溪涧。

淮南厉王长,高帝少子也,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。
高帝八年,从东垣过赵,赵王献美人,厉王母也,幸,有身。
赵王不敢内宫,为筑外宫舍之。

道人幽吟岩壑底,伴晓猿啼秋鹤唳。
自陶情性乐天真,一心不作求名计。


一朝邂逅杨东山,诗声扬扬满世间。

松梢浅着馀冬雪,兰若闲烧丙夜镫。


一枕梦回衾似水,不知仙洞隔朱陵。

寒山不稳归飞鸟,锦字难传夜静鱼。


闻说茂陵方病渴,莫修封禅数行书。

绿润不知冬,岳云第几峰。


身轻随白鸟,裾冷夹青松。


江近前时棹,碑留故国封。

击汰迟枫浦,归心就翠微。


江空双古岸,天小一双围。


岳气云侵县,墟烟月掩扉。

尔去神明宰,青山治不难。


祝融天一线,石柱雨千盘。


雁自南荒尽,凫还北极看。

大将呼来若小儿,片言罢去复何疑。


才如颇牧犹遭谮,功似韩彭未免危。


往事几番萋菲织,孤忠惟赖圣明知。

起废无因许退藏,报恩欲效短中长。


固知吉甫无张仲,犹冀文侯知乐羊。


破贼功名嗟寂寞,吞燕志气已凄凉。

为县潇湘水,门前树配苔。


晚吟公籍少,春醉积林开。


涤砚松香起,擎茶岳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