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中朝品秩重文章,双笔依前赐望郎。


五夜星辰归帝座,半年樽俎奉梁王。


南都水暖莲分影,北极天寒雁著行。

锦帐郎官塞诏年,汀州曾驻木兰船。


祢衡酒醒春瓶倒,柳恽诗成海月圆。


歌蹙远山珠滴滴,漏催香烛泪涟涟。

八年刀笔到京华,归去青冥路未赊。


今日风流卿相客,旧时基业帝王家。


彤庭彩凤虽添瑞,望府红莲已减花。

一年极目望西辕,此日殷勤圣主恩。


上国已留虞寄命,中朝应听范汪言。


官从府幕归卿寺,路向干戈见禁门。

幕下留连两月强,炉边侍史旧焚香。


不关雨露偏垂意,自是鸳鸾合著行。


三署履声通建礼,九霄星彩映明光。

始从豸角曳长裾,又吐鸡香奏玉除。


隋邸旧僚推谢掾,汉廷高议得相如。


贵分赤笔升兰署,荣著绯衣从板舆。

远山高树思悠哉,重倚危楼尽一杯。


谢守已随徵诏入,鲁儒犹逐断蓬来。


地寒谩忆移暄手,时急方须济世才。

红叶晚萧萧,长亭酒一瓢。


残云归太华,疏雨过中条。


树色随关迥,河声入海遥。

凤诏传来绛阙,当宁思贤辅。
淮海甘棠惠化,霖雨商岩吉梦,熊虎周郊旧卜。


千秋盛际,催促朝天归去。

旧山铅椠倦栖迟。
叩宸闱。
向淮圻。

我初官此君未来,君今去此我未往。


翻飞岂不慕缅邈,留滞何能悲鞅掌。


学道平生昧蹊径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

二鸟蒙恩岂有知,车书混一是昌期。


知君不化伊川祭,右倚门墙恐见麾。

共治清淮北面州,何言分袂帐夷犹。


君还南阙双龙下,我驻东方千骑头。


未落林花延别醑,无穷堤草伴行舟。

直排阊阖挽天潢,到得云章自帝乡。


电抉雷掀惊伟特,韵成钧奏快铿锵。


紫泥新拜丝纶宠,前席行依日月光。

文章国器尽琅玕,朝骑骎骎岁欲残。


彩笔祗宜天上用,绣衣偏称雪中看。


休惊断雁离三楚,渐入祥烟下七盘。

汉文思贾傅,贾傅遂生还。


今日又如此,送君非等闲。


云寒犹惜雪,烧猛似烹山。

渚宫遥落日,相送碧江湄。


陟也须为相,天乎更赞谁。


风高樯力出,霞热鸟行迟。

吏隐江东五六年,归时犹恋好山川。


野僧送别携诗句,瘦马临歧当酒钱。


吴苑醉逢梅弄雪,隋堤吟见柳垂烟。

清夜哀吟敌晓鸡,行藏无玷白于圭。


阳春寡和人传郢,肉味都忘子在齐。


绝俗文章终远大,循资班列暂卑栖。

江城方话旧,捧诏去长安。


宦路相逢少,乡情叙别难。


烟波迷晓渡,风雨动春寒。

嘉林有石龟,视尾知千龄。


支床气愈老,巢莲身始轻。


钻灼占休咎,胸中疑惑明。

丸丸松柏林,结根临古道。


未逢匠石徒,岁久空合抱。


圣人建明堂,良材日登造。

出异归同禹与颜,未分黄阁与青山。


事机爽忽秋毫上,聊验天心语默间。

阖辟天机未始休,袗衣胝足两何求。


巍巍只为苍生事,彼美何尝与九州。

道大宁容小不同,颛愚何敢与机通。


井疆师律三王事,请议成功器业中。

秦弊于今未息肩,高萧从此法相沿。


生无定业田疆坏,赤子存亡任自然。

昔著政声闻国外,今留儒术化江东。


青云旧路归仙掖,白凤新词入圣聪。


弦管未知银烛晓,旌旗已侍锦帆风。

分阃兼文德,持衡有武功。


荆南知独去,海内更谁同。


拔地孤峰秀,当天一鹗雄。

故人归去指翔鸾,乐带离声可有欢。


驿路两行秋吹急,渭波千叠夕阳寒。


空郊已叹周禾熟,旧苑应寻汉火残。

仙游何必怅离心,楚水吴山鹤上吟。


更想清晨诵经处,蓬莱宫殿五云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