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光亭下,流水如今何在也。


岁月如梭,白首相看拟奈何。



故人重见,世事年来千万变。

东坡已报六年穰,惆怅红尘白首郎。


枕上溪山犹可见,门前冠盖已相忘。


故人年少真琼树,落笔风生战堵墙。

扶桑大茧如瓮盎,天女织绡云汉上。


往来不遣凤衔梭,谁能鼓臂投三丈。


人间刀尺不敢裁,丹青付与濠梁崔。

神山无石髓,生世悲暂寓。


坐待玉膏流,千载真旦暮。


青州老从事,鬲上非所部。

人生政自无闲暇,忙里偷闲得几回。


紫燕黄鹂驱日月,朱樱红杏落条枚。


诗成稍觉嘉宾集,饮少先愁急板催。

玉马何时破紫苔,南溪水满绿徘徊。


买鱼斫鲙须论网,扑杏供盘不数枚。


广汉威名知讼少,平原樽俎费诗催。

晴波鸂鶒漾潭隈,能使游人判不回。


风入园林寒漠漠,日移宫殿影枚枚。


未尝绿蚁何妨拨,宿戒红妆莫待催。

邂逅相将倒一壶,看朱成碧倩人扶。


欲眠甚急须公去,能略陶潜醉后无。

朱衣白面懿王孙,好去淮阳事相君。


已放扁舟下南浦,更持樽酒醉西曛。


青云计自此行始,明月惜从今夜分。

浪影龟纹皱。
蘸平烟、青红半湿,枕溪窗牖。
千尺晴霞慵卧水,万叠罗屏拥绣。

春塍雪消龟兆坼,冻柳冰蒲俱好色。


走马城东眼乍惊,可怜前日非今日。


结交从古天地间,百年谁见一人闲。

自古名高众责全,几人赍恨到重泉。


世传戆叟难□节,士谓周侯惜末年。


扶电骏翻成跛鳖,鸣阳凤化作寒蝉。

落笔昔传九天上,诛茅今老万山中。


殷勤封内种花令,物色畦间拾穗翁。


道是单传曾雪立,元来一字耻雷同。

今岁台星聚洛中,甘棠前后雨阴浓。


英辞唱和诗千首,高宴游陪禄万钟。


木末霜繁花未落,云间字小雁相从。

冠盖连翩陌上来,风光烂漫拥楼台。


玉卮贮酒随宜饮,绮席寻花触处开。


小雨前宵先拨火,季春明日又吹灰。

枫林荻港白昼静,落雁飞鸥尽日闲。


平远起君千里恨,清诗可要助江山。

江上孤烟蔽远林,秋原人静下鸣禽。


水乡此景常经眼,谁信侯家画万金。

勋业与谁同,萧何第一功。


两朝行直道,万国变淳风。


微恙妨三接,辞荣动四聪。

姑苏七邑总骚然,唯有吴江耐熟眠。


不向西畴较收获,神明茂宰是丰年。

阊门祖道如干舫,谁似君侯一片情。


此去吴江枫落候,好题红叶到留京。

空庭一树影横斜,玉瘦香寒领岁华。


解道广平心似铁,古来先已赋梅花。

五马来时照路傍,名园秋物自裳裳。


吹花酒面蟹螯壮,下豉莼丝鱼脍长。


问事不休推景伯,读书未见属黄香。

华发悲秋复送行,茂林修竹若为情。


菊花节去香犹在,桑落寒来色更清。


赵魏优贤常不欲,春秋知我亦空名。

一抹青山入望来,满林秋色总诗材。
宣和当日珍天府,未许骚人费品裁。
秋水微茫鸿雁哀,短桥曲渚锦林开。
疏林欲下斜阳色,一抹青山入望来。
溪上数家门半开,村翁傍晚却归来。
霜林掩映芙蓉色,秋水微茫鸿雁哀。
远岫千重青似染,平林一望锦成堆。
回塘渔艇不归去,溪上数家门半开。
笔下峦霏乍有无,千林萧瑟远峰孤。
王孙当日归何处?
传得秋村暮霭图。
邹湛葛疆往过此,幕中佐曹畏简书。
习池岘首自今古,故时悲喜成空虚。
越王之孙府从事,恶人亦作俗吏呼。
介庵前后集,熟读眼生花。
学问祖千古,文章雌百家。
今非公莫继,况有子堪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