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上愁心千叠山,浮空积翠如云烟。
山耶云耶远莫知,烟空云散山依然。
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,中有百道飞来泉。
山中举头望日边,长安不见空云烟。
归来长安望山上,时移事改应潸然。
管弦去尽宾客散,惟有马埒编金泉。
双溪叠嶂旧知名,投老初登眼不醒。
一雨飞来四天黑,乱云遮断万峰青。
急呼月色开秋色,夺得昭亭与敬亭。
州在三峰最上头,上头高处更高楼。
都将万壑千岩景,堆作双溪叠嶂秋。
晚雨才收山尽出,暮天似水月如流。
作官如负担,一负当且弛。
不知息肩处,妄问道远迩。
我乘章江流,却入宛溪水。
小邑来时路,宣城最近邻。
楼台百年旧,花竹一番新。
登览春深日,凝思病后身。
太湖嵌根藏洞宫,槎牙石生奫沦中。
波涛投隙漱且啮,岁久缺罅深重重。
水空发声夜镗鎝,中有晴江烟嶂叠。
高陵自可眺,况复更层楼。
峨峨众山翠,活活寒溪流。
新篁未扫箨,缘险已修修。
谁言天去远,山上有楼台。
峰色引溪色,共入茱萸杯。
行当登泰山,云扫日月开。
沉疴幸萧散,登览慰无聊。
江南春尚早,馀雪冒山椒。
野梅临风谢,溪澌映日消。
王孙无运开英雄,聊写江山藏画中。
还从惨淡见旧物,似有涕泪含孤忠。
长篇禹贡与作稿,一图万里连提封。
昔者长江险,能生白发哀。
百年经济尽,一日画图开。
僧寺依稀在,渔舟浩荡回。
昔登江上山,颇爱江上句。
天际识归舟,云中辨烟树。
长风不起渔歌闲,大鹄小凫争往还。
千涛跃江千叠山,晴烟笼山山吐烟。
与君拄笏聊骋望,但见一气长苍然。
细看云腰出矮屋,复有木末奔寒泉。
休文堂前花满枝,风物四时春更宜。
前年三月宴客时,坐上才杰皆能诗。
众中独许姑苏客,千里江山贮胸臆。
丹崖碧嶂杳难攀,台殿高低积翠间。
试遣北人来看着,多应说似洛阳山。
挥毫落纸生云烟,江北江南水墨天。
爱画主人胸次别,卧游不用买山钱。
天将大任未容闲,清峭依然御史颜。
谢客能吟练江句,谪仙不厌敬亭山。
双溪风月壶觞里,叠嶂烟霞几案间。
一百八盘山路,七十二峰晓寒。
日暮烟横谷口,雨馀云宿松端。
青峰尽处更青峰,烂墨淋漓惨澹容。
云裹长松三百尺,烟迷荒峤十千重。
层峦岌嶪如棋布,空翠清寒胜酒浓。
忆昨扁舟上南斗,顺风看山如马走。
前山在眼后山失,紫翠缤纷落吾手。
当年见山如画图,画图得似当年无。
益遣归心快,愁霖喜乍晴。
树阴迎马合,波影照人清。
不见云山路,时闻樵斧声。
素绡开处,看烟云骀荡,悬厓森列。
尺幅沧波窥远势,两点轻舟如叶。
裂石奔泉,遥汀攒树,点染皆奇绝。
列岫空中落,白云阶下生。
材疏宜事简,天迥觉神清。
禾黍秋圩熟,挂罿晚浦明。
东南名胜地,独见谢公楼。
列嶂平轩出,双溪绕廓流。
易耨农忘倦,深藏俗厌浮。
摩诘诗兼画,斯图若比肩。
江深烟浪接,山出晓云连。
柳市疏钟断,花林青旆悬。
江色千重碧,烟光无限青。
数峰横翠黛,一径入层扃。
倚市柳为幄,迎人花自馨。
愚公移叠嶂,神助到盘洲。
细问昭亭路,今非风马牛。
陵阳峰顶敞栏干,三伏登临冰骨寒。
山卷宿云开紫府,水和明月泻金湍。
谢公风味君能似,李白篇章我到难。
重山复水碧相连,胜地欣逢太守贤。
欲倒樽罍秋色里,故邀宾客画图边。
丹青迥压王摩诘,骚雅仍兼白乐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