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李白题诗寺,文箫雁韵楼。


海光浮树杪,山翠滴床头。


热想寒泉濯,春曾暖谷游。

枕西阿。
仙洲玉几对金梭。
苍山九点空中堕。

问冰壶。
洞天还似此中无。
留春长在和春住。

柳绿槐黄放晓晴。
天公知我欲山行。
峰峦相顾亦多情。

病起思乡太剧愁。
荒城无地可登楼。
仙人要我感通游。

环海烟霞,冠山楼阁,天涯万里凭阑。
瑶台高处,携手蹑飞鸾。
病起带围宽尽,朱颜改、青镜羞看。

岳麓苍山半,波涛黑水分。


传灯留圣制,演梵听华云。


壁古仙苔见,泉香瑞草闻。

窣堵入云重,高盘灵鹫峰。


无先梵网域,最古化人踪。


岚影交窗翠,松阴入座浓。

山深息交游,独往寻僧庵。


径转忽异色,迎面堆浓岚。


高柯正脱叶,新红醉霜酣。

石耳峰前松桧香,月华天影夜茫茫。


道人试道依溪水,何似曹溪一派长。

细声从峤足,幽淡浸香墀。


此境未开日,何人初见时。


耗痕延黑藓,净罅吐微澌。

晓问圆通寺,青山拄杖寻。


飞梁袅石涧,寒日抱霜林。


殿閤攀跻远,关河眺望深。

晓发蒲亭邑,暮投石耳峰。


仆夫困沾濡,山雨犹响松。


兹壑况罙阻,顾望惟溟蒙。

石门雨断桥,途阻虎溪遥。


仄想远公室,秋莲应尽飘。


愁猿吟雾里,落叶重林腰。

岩扉邻虎穴,淹坐面猴江。


山动云生服,风回雨入窗。


渐交松际响,蓦斗石间泷。

绿暗梅欲雨,风薰麦初秋。


官舍厌卑湿,僧庐访清幽。


儒餐惯蔬饭,道话便茶瓯。

一榻空斋卧白云,青灯微雨夜初分。


无缘十日惭凡骨,有梦三台绕圣君。


别院鸡催山月吐,回廊鱼咽涧风闻。

参差玉树会鸣珂,辟咡登临乐事多。


白练影光分彩笔,绿畴云起濯新禾。


早随学礼谈廊庙,时亦寻僧到薜萝。

琵琶洲接海潮湾,东望烟花惨客颜。


蟹舍倾斜迷日月,军书旁午阻云山。


静看鸥鹭皆忘水,暗惜风尘忆闭关。

处处春光叹寂寥,无情空自长寒潮。


负锄瓜下栽姜种,拾栗铛中煮芋苗。


梦似江淹原有笔,词如扬子不须嘲。

无因乞食见高幡,村落萧条动世尊。


偶策竹筇趋客舍,倒迎草履失山门。


莺啼绿树声初滑,兴引红云日未昏。

归舟一路起寒鸦,蜡屐闻香已印花。


粤峤云林原卤莽,南中词赋本豪华。


接篱斜见山公酒,木碗深知北院茶。

城头遮日日偏寒,一尺蒲团万顷宽。


僧入定时忘宠辱,客来云际见芝兰。


秋荷香老堪为纫,翠柏苗枯可当飧。

跳跃双丸射海涛,鸱夷真否有三高。


人间苦乐迷黄鹄,水国旌旗插白艚。


避世逢萌过雁塞,思秋张翰泛渔舠。

近水孤村尚种茭,岂知戎马已生郊。


流离人似亡家狗,拥肿僧如大腹匏。


索食何门容踯躅,吞声是处见喧呶。

五石樽成系水边,暂供游兴乐初禅。


寺当烟雨长无地,路入松楸忽有天。


可爱身坚常对坐,何如耳热或欹眠。

三春未得晴明候,此日初开江上云。


南浦烽烟悽未断,西樵山色尽平分。


呕哑尚觉渔能乐,潇洒应知鹤不群。

远水猿溪古,孤峰石耳悬。


慈悲开一径,智慧出双泉。


大士车乘鹿,幽人社结莲。

寂寂空山莲漏稀,山深日出饭香时。


不知马首忙何事,卧听松声起每迟。

入寺一钟鸣,悠然幽思生。


泉声和梵语,林影共僧行。


藤叶溪烟积,松花石路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