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人歌舞乐芳辰,长养恩深第四春。

令下风雷常有信,时来草木岂知仁。

璿玑已正三阶泰,玉琯初知九奏均。

风卷云舒合两班,曈曈瑞日映天颜。


观书已获千秋镜,积德长为万岁山。


腊雪未消三务起,壬人不用五兵闲。

凛凛重瞳日月新,四方惊喜识天人。


共知若木初升旦,且种蟠桃莫计春。


请吏黑山归属国,给扶黄发拜严宸。

霜霏碧瓦尚生烟,日泛彤庭已集仙。


霭霭四门多吉士,熙熙万国屡丰年。


高秋爽气明宫殿,元祐和声入管弦。

三朝遗老九门前,又见承平大有年。


文母忧勤初化俗,曾孙仁孝已通天。


史书元祐三千牍,乐奏坤成第一篇。

贺老如何尾从班,真官也作借官看。


君恩至重无真假,赐酒何曾味两般。

广场妙戏斗程材,未得天颜一笑开。


角抵罢时还宴罢,卷班出殿戴花回。

赐花新剪茜香罗,篸遍乌纱未觉多。


花重纱轻人更老,抬头不起奈春何。

猛士缘竿亦壮哉,踏空舞阔四裴回。


一声白雨催花鼓,十二竿头总下来。

已赐仪鸾锦坐蒲,起来再立听传胪。


君王欲劝群臣酒,宣示天杯一滴无。

太极重开万物新,绍熙天子宴群臣。


梨园好语君须听,玉历初颁第一春。

千官拜舞仰虚皇,奉上瑶池万寿觞。


殿上双传送御酒,槛前一曲绕虹梁。

金鬣狻猊立玉台,双瞻御坐首都回。


水沉山麝蔷薇露,漱作香云喷出来。

一点胡行朝汉天,英符来自玉门关。


旧时千岁琵琶语,新学三声万岁山。

殿下鞭声再掣雷,玉皇徐下九天来。


阴晴不定朝来定,五色祥云霍地开。

殿上胪传第一声,殿前拭目万人惊。


名登龙虎黄金榜,人在烟霄白玉京。


香满乾坤书一卷,风吹鬓发雪千茎。

九虎遮藏造化机,御题过午始闻知。


乾坤阖辟兼文武,云汉昭回具训词。


武帝上嘉真戏耳,放勋清问政如斯。

金戺瑶阶日月边,晓风花柳带非烟。


千官剑佩鸣双阙,万国英豪到九天。


玉座忽临黄伞正,御题初出紫衣传。

于皇天子自乘龙,三十三年此道中。


悠远直参天地化,升平奚羡帝王功。


但坚圣志持常久,须使生民见泰通。

碧甃涵云液,铜瓶响玉除。


汲花攒点罢,洒雾唤班初。


龙饼煎无数,螭研滴有馀。

春来无点雨,三月始闻雷。


晓殿鸣檐急,群公罢食回。


燕迎风翅健,马踏雾泥开。

弱岁干名翰墨场,春寒摇笔试西厢。


茫然二十年间事,还着春衣侍玉皇。

春来小殿雪初残,晓日曈眬未破寒。


黄伞当轩公事退,君王缓步侍臣阑。

堕泪不能禁,彤庭北望深。


寿觞疑在眼,宫漏独惊心。


绘事应神助,天光想下临。

左右同时两舍人,莫年得郡偶为邻。


泉山久著痴顽老,漳浦新除正直人。


热撰可能酬壮节,炎州聊复屈朱轮。

太平天子崇儒术,寒贱书生荷作成。


槐市育才叨舍选,枫宸唱第冠时英。


圣恩宽大容愚直,御墨褒嘉佩宠荣。

汉廷与目策英豪,投钓知谁首掣鳌。


百日红连纶阁迥,万年枝拂禁城高。


内廊坐永风生席,辇路归迟月映袍。

鞭丝曳雪缭官槐,绿阵中间一道开。


高下未劳轻喜愠,相公曾作榜梢来。

科目从来本自宽,才疏只合作粗官。


雕虫半世将何用,可惜南湖负钓竿。

先世亲题雁塔名,宦途漂泊最关情。


难将此语逢人举,归问寒斋旧短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