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昌身如饱腹,饱尽还当饥。


昌诗如膏面,为人作容姿。


不如昌其气,郁郁老不衰。

昨日风烟接混茫,今朝紫翠插青苍。


此心元自通天地,可笑灵宫枉炷香。

扰扰人心随渺茫,更于底处问穹苍。


今朝开霁君知否,春到无边花草香。

欲识交情久远期,十年方和和韩诗。


他时更践诗中语,偕隐溪山不可迟。

一时符众望,七尺验童谣。


人喜丰穰兆,吾知瘴疠销。


戏看还扑面,闲试欲齐腰。

万树残英委泥滓,柳花成絮独高飞。
自怜纤质无人赏,宛转还从洛浦归。
犹忆诗成夺锦袍,传宣光禄赐香醪。
始知宦海梦初破,顿觉禅林味最高。
千里空蒙皆雨露,万山起伏即波涛。
狂风扶掖上层巅,不见寰区只见天。
白石煮香如饭软,苍松蜕骨似龙悬。
盘旋上下羊肠路,经纬东西雁爪川。
新水才流一尺深,重来洗耳更鸣琴。
画存粉墨多萧瑟,诗重玙璠几陆沈。
日出潜鱼迷雪涧,夜闲羁鸟滑霜林。
青天为幕望边开,未许轩辕驾鹤来。
坐久溪山出图画,夜深星斗挂楼台。
刚风不动擎天力,末俗须烦砥柱才。
杜甫无家长作客,次公非酒亦生狂。
好将天上三秋露,散作人间十月霜。
健鹘翻云诗律俊,惊蛇入草墨痕长。
上方见说谪仙游,雨挟风声误作秋。
院院松篁山列障,时时涧壑水鸣球。
屠龙未展平生技,驻马聊为半月留。
慷慨谁能发浩歌,此生此日且横戈。
千金宝甲来徽境,万斛楼船下信河。
江雁不知秋色老,天鹅偏向柳阴多。
绣衣骢马历长川,正是江南九月天。
树似晓霜缬红叶,山如秋水浴青莲。
贾生才调非今士,坡老形容是古仙。
九华万仞势嶙峋,满路梅花冷笑春。
瀛海难求丹灶术,尘寰易款白头新。
时情恁使鲲鹏化,心事偏宜鱼鸟亲。
人品东南第一流,几回徙倚豁吟眸。
雁鸿有信江淮晓,草木无言天地秋。
萧寺僧归灯影乱,秦楼人醉笛声愁。
犹忆乘槎醉眼开,而今世变总蒿莱。
山连北固相将断,雨隔西津不过来。
佛占祗园银作界,人游蓬岛玉为台。
宣城见说张公洞,白鹿金华两度游。
恰似桃源居有屋,浑如海市钓无钩。
火然犀角千年夜,水滴冰壶六月秋。
早尚逍遥境,常怀汗漫期。
星郎同访道,羽客杳何之。
物外求仙侣,人间失我师。
九疑峰畔二江前,恋阙思乡日抵年。
白简趋朝曾并命,苍梧左宦一聊翩。
鲛人远泛渔舟水,鵩鸟闲飞露里天。
窥幽汲远穷渺微,与世背若东西飞。
老马龁草常苦瘦,蠹鱼食字宁能肥。
卿云迁愈去千载,强言我贵知者稀。
天寒愁思正茫茫,匹马周行野树苍。
遥想韩公昔年事,声名留得后来香。
退之皆负□□志,作邑当年来此中。
谩道阳山是穷处,先生于道未尝穷。
退之作文自天巧,读者未免加人私。
纸尾连衔行雁鹜,同僚翻作刻木期。
句读中分肯趣短,一辈抱睨何多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