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空翠分烟,秋痕蘸水,芦湾篷背低亚。
照影盟心,恰好镜澜堪借。
向回汀、蓦地寻来,倚柔舻、消然歌罢。

椒殿含春,兰汤试暖,华清鸾驭曾迓。
一掬鸳波,还见粉云吹麝。
倚丹台、金屋装成,漱灵液、仙源流下。

遍骊山,云杳杳,路漫漫。
恨古今、成败无端。
周原烽火,还留祸水响潺湲。

风摇岩桂露闻香,白鹿惊时出绕墙。


不向骊山锁宫殿,可知仙去是明皇。

秋风杨柳凋金缕,冷露芙蓉落芳渚。
寒香晚色何所如,骊山唐姬教坊女。


蛾眉淡扫山远碧,蝉鬓半抛云乱吐。

朝元高阁倚嵯峨,十月时巡乐事多。


宝树天香迎剑佩,青蝇辇路沸笙歌。


龙头暖浪芙蓉玉,马上喧风蛱蝶罗。

君门如天深九重,君王如帝坐法宫。


人生难处是安稳,何为来此骊山中。


复道连云接金阙,楼观隐隐横翠红。

翠辇红旌去不回,苍苍宫树锁青苔。


有人说得当时事,曾见长生玉殿开。

长安晚出袅吟鞭,税驾骊山一怅然。


烽火台空人已去,莲花汤暖水犹膻。


山猿窥果来林外,野鹿衔花出苑前。

雨霁春山青插天,悬厓飞瀑皆春泉。


朝来光景弄晴旭,眼前物物皆芳妍。


肩舆随处踏芳草,一路好山青未了。

我来刮目骊山下,为爱骊山一驻马。


从臣指我焚书坑,不觉风前清泪洒。


却忆当年秦始皇,鱼肉六国真豺狼。

不见山头再举烽,断霞遥映夕阳红。


申亡已兆东迁祸,奚啻妖姬一笑中。

骊山名胜古来闻,丘垤纷纷夐莫群。


老鹤瞑投孤嶂月,蛰龙晴吐半岩云。


崔嵬直与终南并,葱茜疑从太华分。

小队从容晓出城,喜蒙优诏浴华清。


灵源有性藏真火,暖气溶春咽凤笙。


岂独纤埃随处尽,直教沈疾顿然轻。

金玉楼台插碧空,笙歌递响入天风。
当时国色并春色,尽在君王顾盼中。
玉帝楼前锁碧霞,终年培养牡丹芽。
不防野鹿逾垣入,衔出宫中第一花。
銮舆上碧天,翠帟拖晴烟。
绝崿纡仙径,层岩敞御筵。
云披丹凤阙,日下黑龙川。
古来仁圣最忧多,合倚承平纵逸么。
行幸未停歌未阕,羯胡兵已渡黄河。
阻傍严公住浣花,喜从秦地见高牙。
致君前去心逾赤,抚俗归来发未华。
路出锦江乘夜月,骑停绣岭揖朝霞。
玉女泉边翠藻多,石池涵影媚宫娥。
可怜绣岭啼春鸟,犹似梨园弟子歌。
绣岭春来绿树圆,东风吹影入温泉。
华清梦断飞尘起,玉雁衔香堕野田。
骊山矗霄汉,缭绕白云生。
露径绿苔老,秋林红叶明。
凭高肆遐瞩,山水互回萦。
宇宙无古今,人心异今古。
高谊薄层云,视金犹视土。
骊阜镇皇都,銮游眺八区。
原隰旌门里,风云扆座隅。
直城如斗柄,官树似星榆。
咸阙无雕辇,骊山尚浴泉。
汤池同野壑,水殿只寒烟。
月冷新丰路,沙沉渭浦田。
望骊山秦宫,凌汉周火连天。
到如今、繁华理瓦砾,恩爱付尘烟。
周家长,秦家短,眼前一样凋残。
蒲山锐额千牛客,蒲鞯跨犊行无迹。
挂角青编一束书,梦对重瞳意相得。
昆吾宝剑三尺水,火星炯炯精光起。
崖巘万寻悬,居高敞御筵。
行戈疑驻日,步辇若登天。
城阙雾中近,关河云外连。
幽谷杜陵边,风烟别几年。
偶来伊水曲,溪嶂觉依然。
傍浦怜芳树,寻崖爱绿泉。
关塞临伊水,骊山枕灞川。
俱临隐路侧,同在帝城边。
谢公兼出处,携妓玩林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