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景入平川,川长复垂柳。


遥看魏公墓,突兀前山后。


忆昔大业时,群雄角奔走。

东入黄河水,茫茫泛纡直。


北望太行山,峨峨半天色。


山河相映带,深浅未可测。

天风吹我渡黄河,鼓枻中流发棹歌。

昨夜一番甘雨降,鱼龙无数沐恩波。

顺风催浪片帆轻,顷刻奔驰十数程。


舵尾炊烟犹未熟,船头已见汴梁城。

话说戴宗、石秀见那汉像个公人打扮,又见他慌慌张张。
戴宗问道:“端的是什么公干?”那汉放下筋,抹抹嘴,对戴宗道:“河北田虎作乱,你也知道么?”戴宗道:“俺每也知一二。
”那汉道:“田虎那厮侵州夺县,官兵不能抵敌。

莫把阿胶向此倾,此中天意固难明。


解通银汉应须曲,才出昆仑便不清。


高祖誓功衣带小,仙人占斗客槎轻。

事君宜致身,引疾似诡避。


要其心迹殊,贤愚讵同致。


或憧远役劳,或畏瘠土累。

黄河啮小吴,天汉失龟鳖。
灵原潭下藕烂死,只有菖蒲不生节。


白马桥边迎送胡,冀州断道无来车。

扬舲万里,笑当年底事,中分南北。
须信平生无梦到,却向而今游历。
老柳官河,斜阳古道,风定波犹直。

少本江南客,今为河曲游。


岁时忧漾溢,日夕见奔流。


啮岸侵民壤,飘槎阁雁洲。

积石导渊源,沄沄泻昆阆。


龙门自吞险,鲸海终涵量。


怒洑生万涡,惊流非一状。

谁言为利多于害,我谓长浑未始清。


西至昆仑东至海,其间多少不平声。

九曲黄河流转九,阳阴逆顺清净。
九池之内,涌出龙泉端正。
九会亘初湛寂,九关现、灵波永定。

师父专专封闭户,非干固济云洞。
亦非夸炫,能受三冬饥冻。
为我遇顽恋俗,用机化、玄言必中。

地势豁中州,黄河掌上流。


岸低沙易涸,天远树全浮。


梁宋回头失,徐淮极目收。

九曲黄河分九转,洪波大浪清净。
九江共同,合就俱来归正。
九鼎中间显现,九宫阐、端流一定。

根固源澄宜锁户,清清坚守深洞。
转加温暖,悉屏严凝寒冻。
别是风流雅致,顿知得、超升管中。

飞车度险出重扃,箭激洪河挟怒霆。


万点华灯照秋水,一行灵鹊化明星。


横身与世为津渡,孤派随天入杳冥。

风流俊逸四公子,轻帽短衣过鲁城。


紫陌东风闲戏马,绿窗明月醉闻莺。


樱桃花下春中酒,沈水香回夜按筝。

晨发大河上,曙色满船头。


依依树林出,惨惨烟雾收。


村墟杂鸡犬,门巷出羊牛。

斗杓照水半垂天,水气涨天如白烟。


南北橹声争上下,月中闻鼓避官船。

十丈雪帆拂斗杓,星槎风急浪花飘。


夜深露冷银河近,卧听天孙织绛绡。

爱君足迹半天下,白简清霜秋气多。


帆影东南湖上去,马蹄西北日边过。


风波玉露仙人掌,文彩云机织女梭。

泊舟黄河口,登岸试长弓。


控弦满明月,脱箭出秋风。


旋拂衣上露,仰射天边鸿。

银作天河玉作堤,河流倒挂与天齐。


可怜抛向昆仑顶,一到人间浊似泥。

马棰频年客帝州,茂陵心折问刀头。


天寒北极仍充使,日落黄河未稳流。


笛里龙吟金井夜,砧前寒度玉关秋。

黄河万里贯长城,势落龙门太华倾。


一自鸿蒙开大禹,至今形胜壮神京。


中华事去因潼谷,朔漠人归为柳营。

河流黄日月,万里客愁中。


天入清霜苦,人过白草空。


暮心生寂寞,春气破鸿蒙。

冯夷排浪东南流,偃蹇不受神禹囚。


雷车百万坼北走,平吞气欲无徐州。


千里一泻只瞬息,盘涡十丈谁敢投。

倚槛恣流目,高城临大川。


九回纡白浪,一半在青天。


气肃晴空外,光翻晓日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