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省中何忽有崔嵬,六幅生绡坐上开。


指点便知岩石处,登临新作使君来。


雅怀重向丹青得,胜势兼随翰墨回。

齐山置酒菊花开,秋浦闻猿江上哀。


此地流传空笔墨,昔人埋没已蒿莱。


平生志业无高论,末世篇章有逸才。

西山落日浴长江,并贯清溪作一光。


千嶂围来天四合,孤城涌出水中央。


楼台玉塔云间见,杨柳金堤镜里长。

我来秋浦政逢秋,梦里曾来似旧游。


风月不供诗酒债,江山长管古今愁。


谪仙狂饮颠吟寺,小杜倡情冶思楼。

江水浸云影,鸿雁欲南飞。
携壶结客何处?空翠渺烟霏。
尘世难逢一笑,况有紫萸黄菊,堪插满头归。

年年佳节歌式微,秋浦片帆还欲飞。


万里蜀魂思远道,九歌楚调送将归。


杯中山影分秋色,木末江光借夕晖。

倦鸟投枝已乱飞,林间暝色渐霏微。


春山日暮成孤坐,游子天涯正忆归。


古洞湿云含宿雨,碧溪明月弄清辉。

即看花发又花飞,空向花前叹式微。


自笑半生行脚过,何人未老乞身归?


江头鼓角翻春浪,云外旌旗闪落晖。


羡杀山中麋鹿伴,千金难买芰荷衣。

江山平远三千里,水石嵌空二百岩。


地辟天开成洞府,峰回路转有精蓝。


九华却立才堪倚,万井横陈我所监。

山上有山俱巃嵷,谷中通谷更唅呀。


借君筇杖穿奇崄,直至西峰小九华。

苍山南望截云烟,中有绀宇通诸天。


长桥直度清溪水,寒湖收潦旷平田。


古木阴森大堤上,千峰浓淡高楼前。

秋溪南岸菊霏霏,急管烦弦对落晖。


红叶树深山径断,碧云江静浦帆稀。


不堪孙盛嘲时笑,愿送王弘醉夜归。

十二年前,曾上到、绣春台顶。
双脚健、不烦筇杖,透岩穿岭。
老去渐消狂气习,重来依旧佳风景。

翠微曾与客同游,陟险搜奇兴未休。


八载重来惊老大,千年高咏想风流。


云迷复岭深藏洞,水落寒江远见洲。

城南飞桥跨青溪,度桥并辔千丈堤。


堤穷水尽翠微出,系马道旁寻杖藜。


巉巉石骨不见土,一色新削青玻瓈。

江上有奇山,群峰矗如剪。


昔闻齐刺史,置酒升绝巘。


其人有惠政,嘉名自兹远。

衰容迫迟暮,驱车厌行役。


路逢玉孱颜,庶用慰愁寂。


谁知九凤群,夐与秋水隔。

乱山空洞自成龛,十里秋风响桧杉。


我亦来修香火供,便疑身在普陁岩。

旧事仙人白兔公,掉头归去又乘风。


柴门流水依然在,一路寒山万木中。

东风初起白云飞,禅客相邀步翠微。


童稚旧游如梦到,江山今幸假途归。


岩峦窈窕笼轻霭,鸥鹭翩翻舞夕晖。

往岁曾游弄水亭,齐峰浓翠暮轩横。


哀猿出槛心虽喜,伤鸟闻弦势易惊。


病后簪缨殊寡兴,老来泉石倍关情。

一宿经窗卧白波,万重归梦隔烟萝。

若言不得南宗要,长在禅妆事更多。

平生子林子,一别今几春。


宁知林壑中,忽见题墨新。


巉巉屹苍石,恍若对其人。

旧闻齐山胜,抱病来登临。


苍然俯平湖,秀出几百寻。


穹石天与巧,修篁近成林。

已度仙桥窥石鼓,上清还在上方头。


今霄知有来朝否?


胜景应须秉烛游。

华山者了又齐山,始悟山山与性关。

见说齐山九华根,此根合是无穷门。


若非万嶂千峰拱,未见华山是极尊。

路经秋浦上崔嵬,不负孤舟万里回。


峰比九华微具体,洞疑三竺远飞来。


胜穷岩石玲珑地,秀吸江湖浩渺杯。

腐儒无用分投闲,吴蜀分符祇强颜。


去访少陵三峡水,来寻太白九华山。


小舟载酒清溪口,健卒传诗白浪间。

蜀山同我上崔嵬,峡水相随共载回。


秋月迎人霅川去,义风吹客浙江来。


山游未尽无穷力,酒兴应嫌有限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