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烟姿玉骨尘埃外,看自有神仙格。
花中越样风流,曾是名标清客。
月夜香魂,雪天孤艳,可堪怜惜。

韶华迤逦三春暮。
飞尽繁红无数。
多情为与,牡丹长约,年年为主。

淡烟轻霭蒙蒙,望中乍歇凝晴昼。
才惊一霎催花,还又随风过了。
清带梨梢,晕含桃脸,添春多少。

倚天百尺高台,雕檐画栋撑云表。
夜静无尘,秋魂万里,月明如扫。
谁凭栏干,玉箫声起,乘鸾人到。

凌波罗袜生尘,翠旌孔盖凝朝露。
仙风道骨,生香真色,人间谁妒。
伫立无言,长疑遗世,飘然轻举。

晓莺啼醒春愁,粉香独步千红地。
庭闲散缟,林空剪雪,鸥惊鹤避。
妒月魂凄,行云梦冷,温柔乡闭。

长安路。
还是燕乳莺娇,度帘迁树。
层楼十二阑干,绣帘半卷,相思处处。

双溪墅。
重见种玉锄云,采花研露。
遥知绿野芳浓,锦堂燕子,迎门共舞。

杜鹃啼老春愁,泪痕吹作胭脂雨。
飞花乱点,东风枝上,红翔翠翥。
丹穴鸣初,碧梧栖未,凄凉山坞。

平湖渺渺波无际。
难认旧时青盖。
荻絮横飞,蓼红斜眩,秋光无赖。

天涯远,凝望迢递层阴,夕阳一线。
几番拚不相思,曾种情苗,待谁割断。
初相见,也似轻薄杨花,随风飘转。

白蘋红蓼秋江岸。
早有蜻蜓斜睨。
须褪蜂黄,乳含菽玉,恹恹倦起。

轻舠直上潇湘五。
湖载取风光去。
兰汤初浴,绛罗轻解,鸡头剥乳。

无诸台上春风,燕南魏北声名起。
金戈铁马,神州沈陆,幅巾归里。
种柳门前,艺瓜陂下,北窗烟雨。

王郎锦带吴钩,醉骑赤鲤银河去。
绛袍弄月,银壶吸酒,锦笺挥兔。
秃鬓西风,短篷落月,东吴西楚。

少年有志封侯,弯弓欲挂扶桑外。
一朝敛缩,萧然清兴,了无拘碍。
袖里阴符,枕中鸿宝,功名蝉蜕。

西洲一夜温香,随风和梦枝头住。
红衣翠袖,何人知道,横塘日暮。
一水盈盈,千情脉眠,回头频误。

陌头试问垂杨,清明多少春人至。
芳尘十丈,娇云千片,飞来容易。
胡蝶须边,黄蜂翅底,搓成花味。

向前还有多春,廿番花信从头计。
西风做冷,东风做暖,桃花都记。
守得春三,禁熘时候,雨酡云醉。

疏帘不卷东风,一枝留取春心在。
刘郎别后,年时双鬓,青青未改。
冷落天涯,凄凉情绪,与花憔悴。

芭蕉细雨潇潇,雨声断续砧声逗。
凭栏极目,平林如画,云低晚岫。
初起金风,乍零玉露,薄寒轻透。

井梧几树凉飘,满庭景色仍如旧。
啼鸦数点,斜阳一缕,挂残疏柳。
有恨林花,无情衰草,风吹重又。

昼长人静沉沉,绿杨正袅深深院。
画帘低映,薄罗无暑,汗消珠钏。
兰畹香消,湘筠影瘦,翠阴遮遍。

古来夷狄难驯,射飞择肉天骄子。
唐家建国,北边雄盛,无如颉利。
万马崩腾,皂旗毡帐,远临清渭。

汉家炎运中微,坐令闰位馀分据。
南阳自有,真人膺历,龙翔虎步。
初起昆城,旋驱乌合,块然当路。

笑不知天命,明珠玉斗,漫撞令碎。

西风已是难听,如何又著芭蕉雨?泠泠暗起,澌澌渐紧,萧萧忽住。
候馆疏砧,高城断鼓,和成凄楚。
想亭皋木落,洞庭波远,浑不见,愁来处。

平沙一片斜阳,军声吹得边愁破。
长旗月上,高城回望,层阴暗锁。
斑马萧萧,昏鸦暗暗,惊寒齐和。

绛娥吹堕瑶京,可怜艳骨多尘土。
几番梦醒,仙衣重试,冶游愁数。
宝扇兜云,玉阶团雪,欲离还聚。

夜来风雨匆匆,故园定是花无几。
愁多怨极,等闲孤负,一年芳意。
柳困桃慵,杏青梅小,对人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