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国家一从失西陲,年年买马西南夷。
瘴乡所产非权奇,边头岁入几番皮。


崔嵬瘦骨带火印,离立欲不禁风吹。

朝百牢兮九饭,藜羹不糁兮共盘而笑。
狐白裘兮豹袪,缊袍无里兮亦见春。


予何喜兮安乐此,曰有嘉人兮遗予履。

螳臂美兮当车,蟹螯强兮斗虎。
我观兮上下四方,或锡予兮以大武。


金石兮水波,松柏兮雨霜。

吾其行乎,道渺渺兮骖弱,石岩岩兮川横。
日月兮在上,风吹雨兮昼冥。


吾其止乎,曲者如几,直者如矢。

落墨龙眠品入神,横筇一见谪仙人。


孤云老鹤来何处,异石清流有是身。


瞻仰生风开鬓发,卷舒盥手敬星辰。

尝闻天台境,肉身往无从。
仁夫示此图,恍惚游其中。


应真一一若旧识,或踞怪石临飞淙。

不成三五夜,不放霎时晴。
长街灯火三两,到此眼方明。
把似每时庭院,传说个般障子,无路与君行。

君侯酌客黄金杯,六龙下食慈明催。


醉开画苑出天马,远自大宛西极来。


起云礧碨最后出,真龙八尺高崔嵬。

古来画马知几人,当时只数曹将军。


龙媒貌得照夜白,七十万匹空云屯。


但令韩干作弟子,未许韦偃窥藩垣。

裕陵神谟与天通,昆仑以西俱凿空。


渥洼初来九夷服,尽得大宛三象龙。


于阗凤脑世未识,但见蹴踏长秋风。

江南一枝春,岁久暗香灭。


怪得深夜寒,荒村映残雪。

困敦游兆稽尧史,真卿夜降条山里。
仙官岂荣玺书纸,铜符传信八子齿。


雪鼠成精真错比,妒女庙前空宣旨。

良辰值暄序,振策遵灵崖。


暗谷既阴閟,崇坡复阳开。


斑斓绝壁峙,䆗窱曾阿颓。

丹青国手吴道玄,眼空万古当开元。
沿流晚季六法尽,中兴十指传龙眠。

吾闻两臂天下重,马失四蹄将底用。
平生想似万里游,对此惟心恻然动。


得非曾落驽骀群,踠脱泥涂良已勤。

龙眠白描谁不赏,胸次含空生万象。


笔下犹存小篆文,落纸乌丝几千丈?


小时读歌心愈奇,此日按图神始壮。


浣花草堂老拾遗,咏彼八仙将自放。

桐乡山水天下名,龙眠气势如长城。
重冈复岭跨三郡,磐压厚地攒青冥。
东南佛寺号投子,寺门洞启原无扃。
新雁穿云,苍葭缀露,伤离最是清秋。
正客星渐远,数赋登楼。
比邻一载频携手,听旧雨、茗碗灯篝。
狗子已知无佛性,马又何曾有性来。
伯乐若来休着眼,任它骐骥混驽骀。
绿杨几枝插平沙,柔梢袅袅随风斜。
红绡去地不及尺,锦袍壮士斫鬃射。
横磨箭锋满分靶,一箭正截红绡下。
放两不借叠双足,自在在心机在目。
默然深入不二门,不知师唱谁家曲。
画出阳关古别离,萧疏柳质不胜悲。
行人顾叹离人泣,柳下渔翁总不知。
离觞别泪为君倾,行李匆匆欲问程。
不用阳关寻旧曲,图中端有断肠声。
红云辉辉昭玉宇,紫宫之中神独处。
大少司命播洪钧,万汇生成咸得所。
扶桑霞明天欲曙,龙辀东来从真侣。
嗟哉异物世罕见,金题玉躞开生面。
平津邸第什袭藏,当年赐出明光殿。
我闻糸元庙壁笔有神,公孙之舞势绝伦。
弇州山人谱名画,唐之摩诘宋龙眠。
今观此卷叹奇绝,顾陆张吴难并肩。
当其下笔风雨作,鹅溪十丈何旁薄。
拂菻迢迢四万里,拂菻美人莹秋水。
五代王商画作图,龙眠后出尤精致。
手持玉钟玉为颜,前身应住补陀山。
龙眠画马妙入神,貌得唐时马与人。
人通马语默相契,马知人意更相亲。
文皇昔御六龙出,天为圣主产骐驎。
玉龙行空不成雨,首触银河落秋浦。
帝遣神工种白榆,皓鹤飞来老鹇舞。
榜儿踏船依楚竹,不钓齐璜饵荆玉。
龙眠居士画六马,神妙不在曹韩下。
始信天闲有六龙,毛骨奇权汗流赭。
凤头锦膊狮子花,雄俊岂待奚奴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