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栻

张栻,字敬夫,后避讳改字钦夫,又字乐斋,号南轩,学者称南轩先生,谥曰宣,后世又称张宣公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市)人,右相张浚之子。南宋初期学者、教育家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半生落南州,分与岷峨疏。


朅来荆江上,所忻近乡闾。


吾乡多隽豪,杂遝来舟车。

吾党有佳士,寡欲自日休。


眷言平生心,从我万里游。


披云度岭峤,犯雪临江流。

南风驾小雨,群山净如沐。


吾归及新凉,所历慰心目。


轧轧柔橹鸣,卧见山起伏。

行客念故里,劳者思少休。


如何岁华新,尚尔天南游。


涉五遇佳日,品题自名流。

渊明通达士,止酒乃成诗。


终焉未能忘,寄意良在兹。


勇哉典午君,覆觞无再期。

寒溪澹容与,老木枝相樛。


其谁合二美,名此景物幽。


太史昔南骛,于焉曾少休。

嗜僻寡同好,意合难语离。


倾盖今几年,盍簪惬心期。


况复王事同,退食陪委蛇。

韩杜有佳句,炯炯如辰星。


自昔此邦胜,中土亦饫听。


奇观今愈多,洞户长不扃。

漓江即湘江,戢戢清见石。


其东列群峰,秋色碧复碧。


日出雾露收,草径上逼侧。

一雨五日馀,南州三伏凉。


唤客近方沼,笑谭引杯长。


相将复登楼,月色在屋梁。

又书稍去眼,日夕进微凉。


高楼一徙倚,清风为我长。


渔父荫深樾,归人度浮梁。

下马步深径,洗盏酌寒泉。


念不践此境,于今复三年。


人事苦多变,泉色故依然。

整驾欲南骛,乃复送公舟。


公行民所瞻,愿言勿淹留。


向来秉事枢,正色有忠谋。

通籍念无补,先庐获归休。


所忻三载间,暇日从公游。


城中十亩园,颇复依清流。

秦关昔先驱,南郑岂淹久。


夜中丞相归,平明印垂肘。


古来豪杰人,调度出窠臼。

知君友竹君,宁使食无肉。
更哦脯笋诗,句妙骚可仆。


南公鲑菜伧父齑,嗜好自尔元非痴。

半生客荆楚,历览非一隅。


宁知城东路,有此梅万株。


瘦马路晓寒,清风起菰蒲。

竹叶带晓露,茅檐起炊烟。


蛩吟枯草根,犬吠坏垣边。


田家亦何营,生理固足怜。

十年衡山阴,驱马几往还。

山色如故人,牧竖随马鞍。

俯伏长松下,清晨涕汍澜。

泽国盛梅雨,涨潦弥两涘。


常时侵溢患,乃复到城市。


纳湖迫西闉,冲突固其理。

积雨欣始霁,清和在兹时。


林叶既敷荣,禽声亦融怡。


鸣泉来不穷,湖风起沦漪。

梅收清风来,宇净实鉴揭。


频年城南游,未有今夜月。


呼舟泛微澜,游鱼亦出没。

左弧念当辰,藐此卧岁晚。


重云不予荫,敢望滋九畹。


南邻有良朋,敏质快瓴建。

新春风雨中,日日鸠鸣屋。


小园政可步,柰此泥涴足。


却坐问樽酒,知足乃不辱。

古今同活法,妙处在阿堵。


浮云不作祟,白黑可坐数。


穷冬掩关卧,岂为作诗苦。

生世岂云晚,六籍初未亡。


向来言外旨,瞠视多茫茫。


隐微会见独,如日照八荒。

冬温气苦盭,玄冥未书勋。


薄雪殿馀腊,一夜收楚氛。


欢欣想农圃,润泽到蒿芹。

忆昔岁丙寅,束书从吾翁。


驱车服岭南,弭节湟江东。


湟江地僻左,穷年少过从。

建议了亡补,归来谢驰驱。


除荒城南丘,有田十亩馀。


满城车马喧,得此逃空虚。

城头鸡一号,浩荡风脚回。


篙师起相呼,牵帆上高桅。


我亦推枕听,波浪声轰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