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栻

张栻,字敬夫,后避讳改字钦夫,又字乐斋,号南轩,学者称南轩先生,谥曰宣,后世又称张宣公。南宋汉州绵竹(今四川绵竹市)人,右相张浚之子。南宋初期学者、教育家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生乖崖公,及此拜仿像。


凛然风埃外,馀子避英爽。


忆公昔正色,抗论指邪枉。

千秋马当庙,千寻狮子矶。


寒风起崖腹,惨澹含阴威。


孤帆驾巨浪,瞬息洲渚非。

平生子林子,一别今几春。


宁知林壑中,忽见题墨新。


巉巉屹苍石,恍若对其人。

旧闻齐山胜,抱病来登临。


苍然俯平湖,秀出几百寻。


穹石天与巧,修篁近成林。

我登姑苏台,笑指前溪水。


水从具区来,古色映清泚。


明朝泛舟去,两岸杂蘋芷。

平生苕霅梦,邂逅此登临。


青山秀而远,溪水洁且深。


浮玉千古色,飞凤何年音。

维衡屹南荒,作镇自开辟。


蟠根结地厚,面势倚空碧。


陂陀数州境,高下相接迹。

江楼倚夜阑,樽酒留客醉。


挽衣更小语,不尽今夕意。


吾家德义尊,此岂在名位。

季也有行役,我思独悠悠。


亲朋非不多,子能从之游。


挂席上湘水,青山挟行舟。

流水浩无息,游云去不休。


我思在何许,起步三径幽。


男子四方志,胡为守一丘。

令君五亩园,不问蓬蒿深。


江梅忽秀发,邂逅成赏音。


一笑领诸客,扫地坐墙阴。

乃祖至和间,忠谋书鼎彝。


但知陛下圣,岂知吾言危。


元祐爱君语,读者犹涕洟。

长江岷山来,灌注天下半。


东行近海门,勇往更弥漫。


苍峦忽中流,屹立助杰观。

人言底柱险,袖手不敢迩。


孰知人心危,毫厘千万里。


有来事物繁,酬酢无披靡。

秋风木叶落,送客丽谯东。


岂怀儿女恋,爱此趣味同。


至理无辙迹,妙在日用中。

游观不作难,呼舟度清泚。


新晴宿潦净,群山政如洗。


上方著危栏,万象见根柢。

虏马昔饮江,扁舟忆同骛。


翁方为国谋,客以名义故。


安危匪前料,得失渠异趣。

昔人忘言处,可到不可会。


还须心眼亲,未许一理盖。


辞章抑为馀,子已得其最。

自吾友若人,叹息恨不早。


相逢未出语,已足慰怀抱。


寒窗逾浃旬,百虑略倾倒。

陶公千载人,高标跨馀子。

岂无济时念,敛荫独知止。

归来卧衡门,无愠复何喜。

尝嗜贵知味,短绠难汲深。


读书不能发,但自成书淫。


况复翻异说,潢流渺难禁。

一苇湘可航,风涛逮春深。


裴台咫尺地,勇往复雨淫。


窗前几红药,俯首如不禁。

江湖漫浪岁年晚,虽有梅花谁寄远。


城中可人独吴郎,不惜日力供往返。


东郭枝头玉雪明,下有清浅溪流横。

闭门六月汗如雨,出门褦襶纷尘土。


文书堆案曲肱卧,梦逐征鸿过前浦。


西山突兀不可忘,勇往政须求快睹。

神之来兮何许,风萧萧兮吹雨。
悄屏气兮若思,严霓旌兮来下。


昔公车之自南,民望车以欷歔。

溪交流兮谷幽,山作屏兮层丘。
木偃蹇兮枝相樛,皇胡为兮于此留。


蔼冠佩兮充庭,洁芳馨兮载陈。

眷麓山之面隩,有弦诵之一宫。
郁青林兮对起,背绝壁之穹隆。


独樵牧之往来,委榛莽其蒙茸。

箨龙春雨后,得势类乘轩。


骤长宁嫌速,骈生讵厌烦。


错连非异族,苍老见玄孙。

牢落诗盟寒欲灰,非君怀抱若为开。


未阑樽酒论文意,拂榻应须有待来。

鹭浴鱼跳在镜屏,摇青浮碧太鲜明。


墙东种得阴成幄,隔叶看来却有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