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草露先白,霜根雪后青。


拥垆当秉烛,饵药失颓龄。


引兴寻梅澹,凭高共鹤泠。

人羡庞公好,全家隐鹿门。


但知山泽美,宁畏虎狼喧。


独树难藏影,旋岚不著痕。

百情安一遇,得解不成文。


雪满云山合,澌流河汉分。


掩窗寒隔纸,煮茗叶烧云。

万古一弹指,云山梦里看。


目前销不易,荣落始知难。


大雪危峰出,残冰饥鸟欢。

积雪通昏昼,丛光掩岳川。


闭门寒色敛,拥褐夜灯然。


三事白头衲,一床黄独烟。

一榻蒙头坐,千峰夕照移。


重云低匝地,微月上高枝。


气暖龙蛇蛰,山寒鸟雀饥。

对人时累足,闭目不观空。


偶起探晴岳,携筇过寺东。


古松摇涧底,怪石出云中。

坐落西轩月,行看东岭松。


易教云作水,难信石成钟。


物理自衰变,人情时夏冬。

望夕光沉魄,晴林影尚微。


为云曾不是,即月岂全非。


过眼山容隐,含情夜色晖。

背山朝隐雾,傍殿夜闻钟。


忽忆此生事,都忘何处从。


百骸成聚散,一觉有春冬。

往复长松下,相逢岂异人。


暗投愁按剑,什袭愧非珍。


过涧须眉在,啼林鸟雀亲。

谁信子期死,伯牙仍鼓琴。


从来无覆处,岂敢贵希音。


住久识山性,听多知水心。

不识幽栖趣,徒劳招隐心。


长空无雁影,流水误琴音。


虎豹畏山浅,鱼龙忘海深。

百岁过驹隙,憧憧何所成。


机深天性薄,欲寡道心生。


世故岂难见,林泉空有名。

含晖欣晚景,立雪忆当时。


我亦承人后,谁无一日知。


江流深不测,云影变多奇。

不择名山老,江流尽有源。


金轮承雨露,华首接云根。


一榻长霄迥,千峰古木繁。

空谷归人少,高峰落日寒。


望云惭老大,深夜绕栏杆。


万事省心力,六时惟内观。

午睡鸟呼觉,交交声未休。


不知吾觉后,鸟意复何酬。


濯濯风前柳,洋洋石上流。

赋性偏多癖,违时追昔贤。


疏才居事后,勇退在人前。


自合栖岩壑,难教入市廛。

人定钟初歇,灯明夜最真。


闻猿几丧我,观树亦犹人。


万籁归何处,群机得所因。

不是远人迹,都缘避世誉。


经行苔径没,燕坐草堂虚。


生死当知处,浮沤岂易除。

五更开户望,孤月照禅真。


脚踏生台影,灯摇绕佛身。


风停花入定,雁过水无尘。

雁叫微霜后,林寒细雨初。


板桥先度客,野圃罢烧畲。


望寺僧归疾,投城马去疏。

斗大梧桐树,当檐引晚风。


半留山月到,更与野禽通。


子落知秋老,枝疏惜岁穷。

满目无山水,全身已在林。


不因人自昔,那得我从今。


香暖流云幕,钟寒怯曙襟。

何处堪栖息,烟霞隐梵宫。


鸟摇篱菊嫩,犬吠夕阳空。


问世无成策,安心只是穷。

柳叶夏已长,稻花秋更齐。


山门无一事,寻伴步西溪。


老鹳认人惯,田鸡过午啼。

五更山吐月,四望空无云。


树转西峰影,风斜北雁群。


上关仍就榻,稍坐见微昕。

一觉开门出,月明才四更。


江流浮夜色,石濑引秋声。


敛听忽何有,冥心合太清。

秋原怀远踪,想像正无穷。


问路草初白,遥山叶欲红。


销磨云水里,俯仰客情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