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分,八月中。
解见春分。


雷始收声。

白露,八月节。
秋属金,金色白,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


鸿【淮南子作候】雁来。

处暑,七月中。
处,止也。
暑气至此而止矣。

立秋,七月节。
立字解见春。
秋,揫也。

大暑,六月中。
解见小暑。


腐草为萤。

小暑,六月节。
《说文》曰:暑,热也。
就热之中,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

夏至,五月中。
《韵会》曰:夏,假也;至,极也;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。


鹿角解【音骇】。

芒种【上声】,五月节。
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【去声】矣。


螳螂生。

小满,四月中。
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。


苦菜秀。

立夏,四月节。
立字解见春。
夏,假也。

谷雨【去声】,三月中。
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
雨读作去声,如‘雨我公田’之雨,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。

清明,三月节。
按《国语》曰:时有八风。
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,此风属巽故也。

春分,二月中。
分者,半也。
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

惊蛰,二月节。
《夏小正》曰:正月启蛰,言发蛰也。
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

雨【去声】水,正月中。
天一生水,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,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,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水矣。


獭祭鱼。

夫七十二候,吕不韦载于《吕氏春秋》,汉儒入于《礼记·月令》,与六经同传不朽。
后魏载之于历,欲民皆知,以验气序。
然其禽兽草木,多出北方,盖以汉前之儒皆江北者也。

立春,正月节。
立,建始也。
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。

一生富贵,岂知今日有离愁。
锦帆风力难收。
望断燕山蓟水,万里到幽州。

忆上蓬莱殿,曾雠石室书。
史臣陪出入,丞相借吹嘘。


故国归来早,长安不可居。

十霜相别又相迎,只是当时一样清。


天上选仙惟在善,物中多寿必由贞。


乡宾近受邦侯礼,家瑞重看子姓成。

邯郸枕里了功名,安乐窝中适性情。


瘦石烟霞无尽藏,小山鸡犬亦长生。


云间彩凤衔金简,花底青鸾度玉笙。

弁峰七十二,菡萏开青冥。


穷探最绝顶,龙舌呀岩扃。


高源下绝壁,海眼涵明星。

南极星临衡岳动,北堂萱映潇湘明。

汉宫瑶轴封仙检,涂水梅花照楚城。

海日蟠桃开寿域,天风青鸟下蓬瀛。

翠岭如苔。
烟霄外,森然万古云胎。
夜堂清磬,疑自石壁中来。

芝揽商山,菊采郦泉,华筵介眉。
审清风凿壁,玢璘掌录,饶原绾毂,迈爽心期。
有味青灯,不訾丹穴,合传儒林货殖宜。

记罢金銮笔一枝。
坐看蓬岛绿尘飞。
天上春愁消白发。

风力与吹垢,海日总明楼。
危阑笼袖无边,景物座中收。
变灭白衣苍狗,寂寞寒山虚牖,心定与天游。

七十去百岁,都来三十春。


纵饶生得到,终免死无因。


密理方通理,栖真始见真。

金筑峰峦双凤翘,茗兰柯叶香风炽。


拔秀钟灵到硕人,闺阁典型林下气。


璿源遥溯自涂山,拾得神螺赣水湾。

每依群从挹襟期,照坐高寒野鹤姿。


早解逃名馀玩世,老犹嗜学益工诗。


湖漪写影须眉古,岩气传馨肺腑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