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域三冬暮,垂老见飘零。
林气森喷薄,意钟老柏青。
济时肯杀身,惨淡苦士志。
百年能几何,终古立忠义。
天衢阴峥嵘,岁寒心匪他。
平生独往愿,零落首阳阿。
天长眺东南,衰谢多酸辛。
丈夫誓许国,直笔在史臣。
崆峒地无轴,江山云雾昏。
萍漂忍流涕,故里但空存。
短日行梅岭,天门郁嵯峨。
江西万里船,归期无柰何。
开帆驾洪涛,血战乾坤赤。
风雨闻号呼,流涕洒丹极。
翠盖蒙尘飞,仗钺奋忠烈。
千秋沧海南,事与云水白。
寒城朝烟淡,江沫拥春沙。
群盗乱豺虎,回首白日斜。
朱凤日威垂,罗浮展衰步。
北风吹蒹葭,送此齿发暮。
东浮沧海漘,南为祝融客。
漂转混泥沙,迫此短景急。
足下今年政七十耶。
知体气常佳,此大庆也。
想复勤加颐养。
年来霜雪上人头,俄尔相将七十秋。
欲去天公未遣去,久留敝宅恐难留。
六窗渐暗犹牵物,一点微明更着油。
一生有志恨无才,久尔萧萧白发催。
力学当年真自信,初心到此未应回。
旧人化去浑无几,新障重生拨不开。
一棺何用冢如林,谁复如公负此心。
闻说群胡为封土,世间随事有知音。
问:“程子云:‘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。
’何墨氏兼爱,反不得谓之仁?”
先生曰:“此亦甚难言,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。
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,虽弥漫周遍,无处不是,然其流行发生,亦只有个渐,所以生生不息。
问:“知至善即吾性,吾性具吾心,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,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,而志定矣。
定则不扰扰而静,静而不妄动则安,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。
千思万想,务求必得此至善,是能虑而得矣。
“至善者性也,性元无一毫之恶,故曰至善。
止之,是复其本然而已。
“只说‘明明德’而不说‘亲民’,便似老、佛。
“自‘格物’‘致知’至‘平天下’,只是‘明明德’。
虽‘亲民’亦明德事也。
“明德”就是己心之德,就是仁。
“工夫难处,全在‘格物’‘致知’上。
此即‘诚意’之事。
意既诚,大段心亦自正,身亦自修。
问:“‘格物’于动处用功否?”
先生曰:“‘格物’无间动、静,静亦物也。
孟子谓‘必有事焉’,是动、静皆有事。
先生曰:“今为吾所谓‘格物’之学者,尚多流于口耳,况为口耳之学者,能反于此乎!天理、人欲,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,方日渐有见。
如今一说话之间,虽只讲天理,不知心中倏忽之间,已有多少私欲。
盖有窃发而不知者,虽用力察之,尚不易见,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!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,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,岂‘格物’‘致知’之学!后世之学,其极至,只做得个‘义袭而取’的工夫。
问:“‘知止’者,知至善只在吾心,元不在外也,而后志定。
”
曰:“然。
问格物。
先生曰:“格者,正也。
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。
《西江月》:
软弱安身之本,刚强惹祸之胎。
无争无竞是贤才,亏我些儿何碍。
钝斧锤砖易碎,快刀劈水难开。
赋曰:
寨名水浒,泊号梁山。
周回港汊数千条,四方周围八百里。
东连海岛,西接咸阳,南通大冶金乡,北跨青齐兖郡。
诗曰:
红日天光气障霾,纷纷戈戟两边排。
征鼙倒海翻江振,铁骑追风卷地来。
四斗五方旗影扬,九宫八卦阵门开。
诗曰:
祸福渊潜未易量,两人行事太猖狂。
售奸暗抵黄封酒,纵恶明撕彩凤章。
爽口物多终作疾,快心事过必为殃。
古风一首:
罡星飞出东南角,四散奔流绕寥廓。
徽宗朝内长英雄,弟兄聚会梁山泊。
中有一人名燕青,花绣遍身光闪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