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卓哉全归子,离尘返冥极。
却观人世间,千载犹一息。
赠言在吾耳,风规良可则。
淮阴权奇士,髀肉老始消。
长眉已雪色,頩颜尚红潮。
朋游三数公,于焉共逍遥。
昔年恸哭地,古剑生铜花。
凄其怀故交,中情乱如麻。
仝彼盛壮时,缓辔扬轻挝。
贞居远人寰,屋老四山静。
一翁屹灵光,二季亦秀整。
晓闻枫林鼓,雨过邻墙杏。
先生作画如作书,写松如貌山泽臞。
胸蟠奇崛出简质,游趼所至时追摹。
寸缣尺素世争宝,此本埋照沦乡闾。
教不贵多言,小知非大受。
力久有天得,海涵而地负。
少年今白发,谁与鞭其后。
弱龄抱微尚,实耻为身谋。
颇依夷惠闲,不择赵魏优。
意行忘坎阱,失脚复何尤。
岁寒松柏苍,波动金石止。
物生不自别,有时正须此。
真源在极致,空谈非实理。
哲人重出处,外物非所荣。
凤饥不啄粟,鸿冥安可矰。
早知屠羊肆,无所用三牲。
倾城事行乐,春台日熙熙。
掩关独愁思,谁能赴幽期。
故山隔湖海,浮云翳晴曦。
宇宙归一概,时势相重轻。
人心太行山,我道如砥平。
沉吟百年事,俯仰万古情。
一年三送君,到家能几程。
白云耿我怀,更想啼孩婴。
过门道无恙,忧端幸少平。
诗人诵稷功,造周本岐嶷。
首言民初生,次及稷诞弥。
民命系于稷,此语非夸毗。
猎人爱麛麌,渔人爱鲲鲕。
万物欣自遂,况也民秉彝。
家有举桉妇,人有应门儿。
吾方贵吾生,相彼多阽危。
岂伊天地公,而独及我私。
于焉识仁端,一物岂忍遗。
百鼎罗珍羞,世岂无调饥。
锦绮烂盈门,蓝缕还谁衣。
龙楼近日月,茅舍或不支。
入均此生尔,王生乐无涯。
如将与人同,请自今夕推。
奉觞一何多,于以介寿祺。
王看松柏萌,未具叶与枝。
冲然一点春,其大可十围。
云胡间不茂,为失雨露滋。
生为帝子贵,本自历数归。
历数万亿年,帝子寿无期。
今夕果何夕,欲颂皆赘辞。
桓桓陆尚书,灭贼气雄决。
矫矫朱督抚,威棱被闽浙。
人生在草莽,谁其辨英杰。
元良万国贞,蒙养系坊局。
抗法在师儒,启心须讲读。
经筵无蚤暮,况乃辍寒溽。
国论倚台谏,悠悠难具论。
昌言风已微,钩党日愈新。
柱下树荆棘,夕垣伏戈矜。
武功志高诡,其才更飙飘。
晓畅兵农事,旁谙占测术。
明兴治渠者,公纻迥无匹。
滇海凤酋残,合浦交夷肆。
六诏达两江,苗黎梗异志。
孔公守田州,三日峒獠至。
三吴一虎臣,矫矫韩永熙。
韬钤罗胸臆,威光生颔颐。
束发冠惠文,辨彼浮江尸。
具区东南注,结灵在湖泖。
吴中六七相,阶也强哉矫。
弱冠抗高议,遂撄永嘉摽。
卓此钟石,砥此中流。
伊古鸿蒙,伊几春秋。
江水流悠,物共沉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