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云离披久不合,太阳独行乾万物。


谁令昨夜雨滂沱,北风萧萧寒到骨。

北风阁雨去不下,惊沙苍茫乱昏晓。


传闻城外八九里,雹大如拳死飞鸟。

春暖何缘雪压山,香来初认李花繁。


露酣月蕊苍茫外,梅与山矾伯仲间。


剩雨残风底无赖,明朝后日不堪看。

客中愁见菊花黄。
近重阳。
倍凄凉。

秋成粟满仓,冬藏雪盈尺。


天意悯无辜,岁事了不逆。


谁言丰年中,遭此大泉厄。

始贺火流西,还嗟斗斜闰。


馀暑犹强颜,新凉颇难进。


燥刚渴欲坼,焦卷秃如烬。

自分秋禾后吐芒,敢云琢玉晚圭璋。


漫凭先德馀家庆,岂是生申降岳祥。


携抱且堪娱老况,长成或可望书香。

海鹤精神老益强,晚途诗价重圭璋。


洗儿惠兆金钱贵,烂目光呈奎井祥。


何物敢云绳祖武,他年只好共爷长。

七年暑中行,道路万里赊。


今夕已七夕,我犹在天涯。


系船苍石根,人影散晚沙。

疲马怀空枥,征衣怯路尘。


那堪远游子,复送欲归人。


月满西津夜,花明北固春。

万千气象蜃楼高,忽地齐烟涌六鳌。


慈佛护持看献瑞,仙舟共济敢辞劳。


自怜坚壁心偏苦,却愧屯田诏屡褒。

雕弓玉节出天阊,士女如山拥绣裳。


照海旌旗摇电影,切云戈槊耀荣光。


佽飞禁旅严千帐,罗拜夷酋列几行。

昼梦与予行,早发江上渚。


共登云母山,不得同宫处。


何嗟不同宫,似所厌途旅。

百尺楼船海气寒,凭阑人病怯衣单。


远游空负求医意,归死人嗟行路难。


蚕食光阴春黯澹,龙吟风雨夜迷漫。

又附楼船到海涯,东归短梦不胜嗟。


求医未获三年艾,避地难希五月花。


形貌久供儿女笑,文章羞向世人夸。

风雨东篱晚。
渺人间、南北东西,平芜烟远。
旧日携壶吹帽处,一色沈冥何限。

真人乘六龙,垂拱御八极。


日月一照临,乾坤尽开辟。


向来草昧初,庙议资玉食。

铁衣何事换斑衣,朔雪炎风归未归。


莫慰兕觥娱昼锦,聊凭龙盾报春晖。

猎火年年急羽书,飘零子舍竟何如!


不因阃外惊投袂,那见庭前叹绝裾!


燕语空梁泥自落,鹃啼细柳血应枯。


遥知今夜关山月,独照龙钟人倚闾。

卧厌邻人聒,晨兴亦喜晴。


心知云气好,眼眩日华明。


吾事元无节,南方暂偃兵。

盆梅开欲尽,翠干已苔深。


物极容春蛰,人穷自陆沈。


钟知浮世事,灯识老儒心。

岁穷犹此客,不早见几微。


岂易赊邻酝,何惭典故衣。


馀寒当有几,小忍未为非。

歙山严濑寄荆扉,想见同时雪正飞。


柳动梅残惊岁换,儿寒女瘦望予归。


百年偏许诗名在,双鬓能知世事非。

犹忆儿时襁褓中,天南跋涉到江东。


间关岭海三千里,倏忽星霜六十翁。


追远无涯心事苦,苟生何益暮途穷。

霜色蒹葭鬓共新,倚来双玉暂精神。


还因四十馀年后,朋寿堂中第二人。

条风吹腊媚初辰,六十俄惊又一春。


总为书生心事足,翻欣甲子历头新。


荐来椒酒颜从赪,浴得桃汤鬓已银。

今年今月有虞世,此日此时生甫辰。


世间甲子粗已足,历尾支干仍换新。


诗书馥郁见三代,骨肉都卢完十人。

城南杀气似黄埃,三十年间黯不开。


腐肉犹香章贡水,忠魂多在郁孤台。


三宫未得凭天险,十里徒然设地雷。

月岂无晴夜,天终有散云。


微微透今夕,朗朗至宵分。


镜展池波晕,珠明草露文。

光尧亲擢赐巍科,糠秕居前有愧多。


书向蓬山俱点勘,诗从天竺共吟哦。


十年尊酒喜身健,五马人生惊鬓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