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临水纵横回晚鞚,归来转觉情怀动。


梅笛烟中闻几弄,秋阴重,西山雪淡云凝冻。



美酒一杯谁与共,尊前舞雪狂歌送。

昔为东掖垣中客,今作西方社内人。


手把杨枝临水坐,闲思往事似前身。

弱柳缘堤种,虚亭压水开。


条疑逐风去,波欲上阶来。


翠羽偷鱼入,红腰学舞回。

数间茅屋闲临水,窄衫短帽垂杨里。
花是去年红,吹开一夜风。


梢梢新月偃,午醉醒来晚。

山有乔峰水有涛,未能容屐岂容舠。


非无仁智斯为乐,少有登临不惮劳。


言味止知甘脍炙,语真谁是识琼瑶。

密树重萝覆水光,珍禽无数语琅琅。


惊帆瞥过如飞鸟,回首风烟空断肠。

无才终是乐官闲,何地何宾不解颜。


乍叠乍铺风里水,半酣半醒雾中山。


御沟板落金鳞出,宫树花翻乳燕还。

西方社里收身早,白发人中得计长。


不作北门东掖客,更无闲事可思量。

高竹临水上,幽花在崖阴。


以彼贞女姿,当此君子心。


春阳不自媚,夕露忽已深。

吹水疏香讯早。
绀壶暖、回镫一笑。
零乱苍鬟枕函小。

江东英杰旧孙郎,遗烈于今尚未忘。


犹有神祠枕流水,一间茅屋似昭王。

江上人知我姓名,枝头手自摘香橙。


一盘来致殷勤意,侬有儿为太学生。

瓮间吏部姓名池,僧舍人家傍水涯。


黍熟稻香俱可饭,橙黄橘绿最宜诗。

只怪素亭黏黛色,溪烟为我染莓苔。


欲知源上春风起,看取桃花逐水来。

落叶秋江外,孤镫远树中。


片帆天上下,明月水西东。


岐渚潮来白,晴霞暝更红。

何人此地得幽居,竹石中间宅一区。


可意江山千百里,有情花木两三株。


应无俗客惊吠犬,时有轻船过卖鱼。

残雪馀寒二月来,涧东犹是欲开梅。


夕阳影澹初寻句,流水声清更把杯。


取友唤邻相领略,破荒择胜独徘徊。

巨石临江浒,天教守帝关。


声疑风树吼,色藉雨苔班。


驳马空回首,妖狐敢抗颜。

客子思归悔远游,曾波新绿恋汀洲。


庾郎得暇为春赋,定是春来未肯愁。

笑笑傍溪花,丛丛逐岸斜。


朝开川上日,夜发浦中霞。


照灼如临镜,䒠茸胜浣纱。

关塞云西路,僧庐左右开。

过岩逢石坐,寻水到源回。

天籁吟松坞,云腴溢茗杯。

疏花清有影,止水净无埃。


好似菩提树,明明照镜台。

酒醉黄垆暮不扫,湖光呼吸入几微。
沽钱遇客非尘俗,放棹逢僧亦化机。
得佐新泉烧野火,莫攀垂柳插柴扉。
又到清明桃李开,钱唐门外独徘徊。
野田荒冢谁存问,风雨烟波孰主裁。
近水楼台招我去,随堤鱼鸟逐人来。
夭桃临方塘,暮色堪秋思。
托根岂求润,照影非自媚。
罥挂青柳丝,零落绿钱地。
仰看云鸟俯看鱼,林下从来得自如。
即教此地堪娱赏,敢废王程一驻车。
门外清流涨碧深,更多林木贮秋阴。
何处邮亭有如此,为我斯须净客心。
地名临水原无水,只有风尘扑马鞍。
却忆草堂三泖上,日临苔石弄潺湲。
玩月秋将半,衔杯夜欲分。
瑶台凝湛露,碧落敛微云。
魄涌中流影,辉成五色文。
前得修篁滴沥斑,湘妃泪洒几时乾。
蛟龙变化休临水,虎豹文章本在山。
孤干自怜高节迈,虚心相倚暮年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