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泰伯让天下,窜迹在荆蛮。


虞仲表从兄,文身志亦全。


季子让其国,归耕梁溪田。

早识参知公,矫矫一世师。


东序悬钟镛,西清列敦彝。


及乎觏象贤,宛然慨风仪。

东方昔玩世,大隐金门侧。


之子固沈沦,宗正通属籍。


家有淮王招,人歌岁星谪。

汝祷亦已久,六事无可责。


密云天际来,宛然桑林色。

霢霂沾衣乐,滂沱破块宽。


好星元有雨,星是汉郎官。

自是神君雨,那因少女风。


河阳万垄绿,千树亦争红。

试按扶风部,应先数大城。


神依灌坛令,民颂束先生。

八叶台司重,西京甲第尊。


萧家当日事,不必至今存。


刺史开廉里,君王表义门。

伊昔求羊径,曾为半刺除。


只今罗雀巷,重枉故人车。


舌在牙从少,官贫气自舒。

自闻抛五马,强半在杭州。


古洞烟霞暖,西湖菱芡秋。


乞碑寻大令,买棹下长洲。

平生爱花被花恼,每见牡丹常绝倒。


自从丧乱减风情,两年不识花枝好。


迩来谪堕烟雨中,行色日与春光浓。

古制精巧后莫拟,何年著此形模伟。


状为神兽践修虺,蜿蜒脊胁奠厥趾。


犀兕一角昂其鼻,胸腹空洞口哆侈。

江外留禅老,佳名借此山。


忘心宁恋著,寓意为幽闲。


大士说法处,片云生坐间。

招提古黄蘖,环揖尽青山。


我病未能往,子行真是闲。


猿声翠屏外,虹影碧潭间。

道人心境闲,种花白云乡。


交柯碧珊瑚,薿薿众叶光。


弱质资灌溉,孤根怯清霜。

叠石壅寒派,湍流泻回溪。


谁将方便智,成此妙圆机。


轮辐互高下,波涛郁翻飞。

桂华十里凌霜空,再开愈觉秋光浓。


幽人赠我不知数,芬馥飘满禅房中。


蔌蔌风枝堕烟蕊,璀灿金英沾案几。

周遭叠嶂俯清流,卜筑园林事事幽。


春日莺花随衮绣,秋来松菊照林丘。


谢公终为苍生起,裴相聊成绿野谋。

猎得飞熊自渭滨,钓璜赐履定前身。


功高浴日千山晓,力拒回天万国春。


暂辍岩廊调鼎手,来为林壑采芝人。

华堂高敞为思元,善政相望数百年。


册府声名秀群玉,海邦岩洞有参天。


漫郎去久风流在,病客来临道里邅。

草木何为亦发祥,灵芝三秀向沙阳。


成丛已茁枯梅上,盈尺还生卧柳傍。


叶若圆荷方泻露,色如紫椹更飘香。

悔年时刻意学伤春,东风柳花颠。
绕红阑是水,清波照影,镜拥双鸾。
击楫桃根何处,团扇误婵娟。

咫尺徂徕有路经,万松行里寄幽亭。


晓寒枯砚研零露,春暖虚窗嗅茯苓。


石室可招丹凤下,草庐谁唤卧龙醒。

凤历蛾眉两斗妍,书中端自有婵娟。


风流却忆张公子,雪月风花看百年。

龙虎山中有洞天,长生见此老彭篯。


羽衣小作金门客,玉箓元书紫府仙。


药灶夜光丹似日,寿尊春色酒如泉。

春风琼树香中,数声恰似流莺啭。
歌尘飞下,落花起舞,骊珠脱串。
豆蔻珠帘,牡丹雪岭,小桃人面。

羽人新得虞翁号,归筑衡茅并翠微。


丹室有风鸣夜帐,斗坛多露湿秋衣。


画中昨者薛少保,华表当年丁令威。

越鸟巢南涨海东,地兼夷夏气惟雄。


洞深屋垒层厓上,泷险船行乱石中。


春树湿云生桂蠹,瘴茅经雨落沙虫。

昔人钓忘饵,今师亦忘钩。


静夜江不湍,孤光送归舟。

古德杖头挑,今师竿下取。


月满体自如,清光无处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