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眼睛心地两虚圆,胁不沾床二十年。


谁信吾师非不睡,睡蛇已死得安眠。

眼前扰扰黑蚍蜉,口角霏霏白唾珠。


要识吾师无碍处,试将烧却看瞋无。

聊为不死五通仙,终了无生一大缘。


独鹤有声知半夜,老蚕不食已三眠。


怜君解比人间梦,许我时逃醉后禅。

陋巷掩弊庐,高居敞华屋。


新昌七株松,依仁万茎竹。


松前月台白,竹下风池绿。

七人五百七十岁,拖紫纡朱垂白须。


手里无金莫嗟叹,尊中有酒且欢娱。


诗吟两句神还王,酒饮三杯气尚粗。

乌衣兄弟集,我亦据胡床。


晚菊数枝在,小园幽兴长。


霜清桑落熟,汤嫩雨前香。

明窗短壁拂蛛丝,常是江边送客时。


留滞锦城生白发,不如巢燕有归期。

一双掠水燕来初,万点飞花社雨馀。


辛苦成巢君勿笑,从来吾亦爱吾庐。

诸公共赋反招隐,细字斜行肯见传。


语到淮南小山作,人如江左永和年。


一窗萝月禁春瘦,万壑松风撼昼眠。

真人翳凤驾蛟龙,一念何曾与世同。


不为行云求弭谤,那因治水欲论功。


翱翔想见虚无里,毁誉谁知溷浊中。

山林与心违,日月使鬓换。


儒衣相诟病,文字奉娱玩。


自古非一秦,六籍盖多难。

睡香花正吐。
谁交付与,东君为主。
梦觉庐山,一片彩云何所。

庭有竹兮青青,上乔木兮鸟嘤嘤。
妹之来兮,弟与偕行。


竹青青兮雨风,鸟嘤嘤兮西东!弟之归兮,兄谁与同?


江云暗兮暑雨,江波渺渺兮愁予。

帆转清淮极鸟飞,落帆应换老莱衣。


河亭未醉先惆怅,明日还从此路归。

风雪骑驴去入关,试期难伴贰车闲。


桃花好跃三门浪,芝草休寻六里山。


锡宴待吟春烂漫,旧房从锁石孱颜。

幽居有忙事,为竹绕墙隅。


雨后青葱否,风前安稳无。


井深时汲引,架倒复持扶。

此君今日醉,不复记方隅。


窈窕因吾有,恢台到尔无。


青犹须雨沐,直不要人扶。

坡诗绝千古,最胜属过岭。


皮肤剥落尽,意外出妙境。


阨塞极生前,肸蚃乃弥永。

投老边庭犯雪沙,眼明上苑挹霜华。


谁教翠幕围疏艳,长误红灯影坠霞。


秋色重看真梦里,冷怀何处不天涯。

河源西郭夕阳过,不见美人将奈何。


雷压船头蓬底坐,一时风雨乱风波。

悬车束马太行道,取鲁并齐七十城。


今日朝恩俱卧閤,故人应得老人情。

郡以竹为名,因知此地清。


溪来城下绿,山到市边平。


入幕非无客,能文必有声。

共水同舟伴谪居,海天春色尽涵虚。


蛮方故启流官路,汉史终收痛哭书。


蜀徼山高常戴雪,滇门池苦亦生鱼。

结绳既亡书契出,文字变化尤倏忽。


太山七十有二代,遗事昏昏万无一。


岐阳石鼓起晚周,宣王之诗史籀笔。

风土乐荆楚,尘埃倦都洛。


东游欣邂逅,勿复惊离索。


尚悔不同舟,令人惭李郭。

残灯无焰梦回时,五夜虫声莫助悲。


尚有盈腔真感慨,未应海角便颠迷。

梁鸿五噫漫凄其,操臼人今命若丝。


猿叫风前声欲断,鹃啼春后血空吹。

支离海角四经秋,屈指桑弧或在眸。


岂意天河填夜鹊,已从人世失朝蝣。

小黠纷纷笑大痴,高标插翅与群疑。


鹳行误戴丹砂子,燕尾兼衣白雪谁。


独立可忘三岛日,长鸣欲彻九天时。

月作衣裳云作行,秋高毛翮引风长。


自天降兆非无意,此地恩波定益瀼。


赋性莫须求净土,乘轩孰与在江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