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甲申七月七,未明至三沟。


先妻南阳君,奄化向行舟。


魂去寂无迹,追之固无由。

妾出于微贱。
小年时、朱弦弹绝,玉笙吹遍。
粗识国风关雎乱,羞学流莺百啭。

牡丹一株开绝奇,二十四枝娇娥围。


满洛城人都不知,邵家独占春风时。

牡丹一株开绝伦,二十四枝娇娥颦。


天下唯洛十分春,邵家独得七八分。

壬子初逢雪,未多仍却晴。


人间都变白,林下不胜清。


寒士痛遭恐,穷民恶着惊。

起旃蒙大荒落闰月,尽昭阳赤奋若,凡八年有奇。


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


◎永泰元年乙巳,公元七六五年


闰十月,乙巳,郭子仪入朝。
子仪以灵武初复,百姓雕弊,戎落未安,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;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,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、甘、肃、瓜、沙等州长史。

起旃蒙大荒落二月,尽强圉协洽,凡二年有奇。


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


◎神龙元年乙巳,公元七零五年


二月,辛亥,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;自是每十日一往。


甲寅,复国号曰唐。

起玄黓敦牂,尽柔兆阉茂,凡五年。


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年(壬午,公元四四二年)


春,正月,甲申,魏主备法驾,诣道坛受符箓,旗帜尽青。
自是每帝即位皆受箓。

起屠维大荒落,尽上章敦牂,凡二年。


海西公下太和四年(己巳,公元三六九年)


春,三月,大司马温请与徐、兗二州刺史郗愔、江州刺史桓冲、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。
初,愔在北府,温常云:“京口酒可饮,兵可用。

起著雍涒滩,尽昭阳赤奋若,凡六年。


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(戊申,公元前一三年)


春,正月,上行幸甘泉,郊泰畤;大赦天下,三月,行幸河东,祠后土。


夏,大旱。

起强圉协洽,尽昭阳赤奋若,凡七年。


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(丁未,公元前七四年)


春,二月,诏减口赋钱什三。


夏,四月,癸来,帝崩于未央宫;无嗣。

春尽少欢意,昏昏睡思添。


正忧花意索,更用雨声兼。


乍语莺喉涩,慵飞柳絮黏。

翰苑昔陪侍,天光辱顾瞻。


宠虽承涣汗,功不立毫纤。


山鹿缨频顿,铅刀砺不铦。

叠瓦浮轻雪,参差粉画难。


苦欺初变柳,故压未生兰。


夜色微分白,春容不受寒。

桃蹊李径有埃尘,寂寂青阴蔽四邻。


落月半窗幽梦断,隔窗芳树语莺新。


忽忘身是三年客,便觉楼瞻二室云。

若纳水輨,如转丸珠。


夫岂可道,假体如愚。


荒荒坤轴,悠悠天枢。

落落欲往,矫矫不群。


缑山之鹤,华顶之云。


高人画中,令色氤氲。

匪神之灵,匪几之微。


如将白云,清风与归。


远引若至,临之已非。

生者百岁,相去几何?


欢乐苦短,忧愁实多。


何如尊酒,日往烟萝。


花覆茅檐,疏雨相过。

素处以默,妙机其微。


饮之太和,独鹤与飞。


犹之惠风,荏苒在衣。

是有真迹,如不可知。


意象欲生,造化已奇。


水流花开,清露未晞。

登彼太行,翠绕羊肠。


杳霭流玉,悠悠花香。


力之于时,声之于羌。

惟性所宅,真取弗羁。


拾物自富,与率为期。


筑屋松下,脱帽看诗。

欲返不尽,相期与来。


明漪绝底,奇花初胎。


青春鹦鹉,杨柳池台。

绝伫灵素,少回清真。


如觅水影,如写阳春。


风云变态,花草精神。

大风卷水,林木为摧。


意苦若死,招憩不来。


百岁如流,富贵冷灰。

畸人乘真,手把芙蓉。


泛彼浩劫,窅然空纵。


月出东斗,好风相从。

神存富贵,始轻黄金。


浓尽必枯,浅者屡深。


露馀山青,红杏在林。

观花匪禁,吞吐大荒。


由道返气,处得以狂。


天风浪浪,海山苍苍。

娟娟群松,下有漪流。


晴雪满汀,隔溪渔舟。


可人如玉,步屧寻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