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独背残阳上小楼,谁家玉笛韵偏幽。


一行白雁遥天暮,几点黄花满地秋。



惊节序,叹沉浮,秾华如梦水东流。

握手西风泪不干,年来多在别离间。


遥知独听灯前雨,转忆同看雪后山。



凭寄语,劝加餐。

尘满疏帘素带飘,真成暗度可怜宵。


几回偷拭青衫泪,忽傍犀奁见翠翘。



惟有恨,转无聊。

小构园林寂不哗,疏篱曲径仿山家。


昼长吟罢风流子,忽听楸枰响碧纱。



添竹石,伴烟霞。

谁道阴山行路难。


风毛雨血万人欢。


松梢露点沾鹰绁,芦叶溪深没马鞍。

雁贴寒云次第飞,向南犹自怨归迟。


谁能瘦马关山道,又到西风扑鬓时。



人杳杳,思依依,更无芳树有乌啼。

马上吟成促渡江,分明闲气属闺房。


生憎久闭金铺暗,花冷回心玉一床。



添哽咽,足凄凉,谁教生得满身香。

说与西湖客,观水更观山。


淡妆浓抹西子,唤起一时观。


种柳人今天上,对酒歌翻《水调》,醉墨卷秋澜。

千点寒梅晓角中,一番春信画楼东。
收灯庭院迟迟月,落索秋千剪剪风。


鱼雁杳,水云重,异乡节序恨匆匆。

早岁登龙气吐虹。
花砖红采映青葱。
西昆纶綍都经手,东壁图书尽在胸。

君立天骄发使车,册文字字著金书。


渐通青冢乡山尽,欲达皇情译语初。


调角寒城边色动,下霜秋碛雁行疏。

故人书信越褒斜,新意虽多旧约赊。


皆就一麾先去国,共谋三径未还家。


荆巫夜隔巴西月,鄢郢春连汉上花。

悬车东去谢明朝,摆脱簪缨似一毛。


望苑官清谐侍养,督邮名贱耻徒劳。


青宫位在他年起,彩服身归此日高。

宿昔祖师教,了空无不可。


枯槁未死身,理心寄行坐。


仁公施春令,和风来泽我。

避石攀萝去不迷,行时举步似丹梯。


东轩海日已先照,下界晨鸡犹未啼。


郭里云山全占寺,村前竹树半藏溪。

上马生边思,戎装别众僚。


双旌衔命重,空碛去程遥。


迥没沙中树,孤飞雪外雕。

钱唐诸父老,问尔长安时。


累宿内供奉,可称明主诗。


狗监不晓荐,马卿亦何为。

郊庙祗严祀,斋庄觌上玄。


别开金虎观,不离紫微天。


树古长杨接,池清太液连。

寥落曙钟断,微明烟月沈。


翠霞仙仗合,清漏掖垣深。


北极星遥拱,南山阙迥临。

一缄垂露到云林,中有孙阳念骥心。


万木自凋山不动,百川皆旱海长深。


风标想见瑶台鹤,诗韵如闻渌水琴。

清庙当春享,彤庭放早朝。


扈鸣更历正,龙集转寅杓。


瑞日开黄道,卿云映绛霄。

墙头艳杏花初试,绕珍丛、细挼红蕊。
欲知占尽春明媚。
诮无意、看桃李。

年老逢春人自惊,春寒不饮负良朋。


江南报到犹深雪,都下听来无早莺。


司马惯将筇杖策,尧夫来挽小车行。

年老逢春人更狂,不登高阜即平冈。


忘怀每怪言非浅,好睡还惊梦不长。


过市尘多如触雾,临窗花少胜焚香。

年老逢春人共咍,小园日涉去仍回。


墙边槐树谁家种,篱外桃花特地开。


冰到泮时终在沼,石依阴处自生苔。

晨光曜白日,宿雪倏然消。


借问乘除理,阴阳谁与调。


适此中和天,送君中和桥。

阮生泣途穷,不知有回驾。


易贵穷则变,变通道乃大。


达处岂无塞,塞处达斯得。

清清塘中莲,亭亭思公贤。


思公爱公莲,欲往隔湖天。


通直得自性,芳意谁与传。

五更钟漏歇,千门扃钥开。


紫宸残月下,黄道晓光来。


辨色趋中禁,分班列上台。

朔将引双旌,山遥碛雪平。


经年通国信,计日得蕃情。


野次依泉宿,沙中望火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