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采药游名山,物外富真赏。


秋关策蹇驴,雪峡荡孤桨。


还乡忽十载,高兴寄遐想。

蚤知鹊山亭,李杜发佳思。


弥年听传夸,登览通梦寐。


遥怜坐清旷,落笔富新制。

少时诵诗书,贯穿数万字。


迩来窥陈编,记一忘三二。


光阴如可玩,老境翻手至。

人生不如意,十事恒八九。


未见历下人,徒倾历城酒。


从来亲骨肉,不免相可不。

桃李春成径,本自不期人。


历下两寒士,箪瓢能悦亲。


耻蒙伐国问,肯卧覆车尘。

安诗无恙时,学行超辈侪。


华屋落丘山,百忧满人怀。


此士如不亡,仲子抱奇材。

往在舅氏旁,获拚堂上帚。


六经观圣人,明如夜占斗。


索居废旧闻,独学无新有。

在昔授子书,髧彼垂两发。


乖离今十年,树立映先达。


青灯哦妙句,如酌春酒滑。

竹贯四时清,月通云气明。


外弟有佳质,妙年推老成。


后凋对霜雪,不昧处阴晴。

蘋藻生南涧,蕙兰秀中林。


嘉名有所在,芳气无幽深。


楚子初逞志,樊妃尝献箴。

清游天不借,破帽沙疾吹。


下马榱桷鸣,未恨十里陂。


风馀檐铎语,坐定炉烟迟。

万里东瓯外,溪山秀出群。


乡人皆嗜学,太守复工文。


正用慈良化,居无牒诉纷。

佳士欣相识,吟边问姓名。


官为三语掾,诗到五言城。


野客可怜我,故人烦寄声。

九陌尘中事,三生石上身。


狂为好诗客,贫作负恩人。


十载江村别,扁舟淦水滨。

芳兰阽粪壤,贞女议少房。


为计堕媒舌,父母惑如簧。


女子何所知,衷心不分明。

灵芝有良田,岁比万户侯。


平生不力耕,以德作锄耰。


不许仓箱丰,但知钵盂秋。

半世浮槎梦里过,归来随地觅行窝。


陆沈欲借舟权住,天问翻无壁受呵。


偶引雏孙问初月,且容时辈量汪波。

我欲效法施,本来无一法。
我欲效财施,匹如病阿育,一颇梨果作檀越。
汝今辞吏我辞官,芒鞋共踏春山寒。
明海张司马,龙门一世师。
久钦鲸力大,不尽凤毛奇。
业称元方弟,名高蔡克儿。
重来诗更好,稍稍露行藏。
却问平津邸,何如谷口庄。
铗弹宁为腹,弦断别萦肠。
古制精巧后莫拟,何年著此形模伟。
状为神兽践修虺,蜿蜒脊胁奠厥趾。
犀兕一角昂其鼻,胸腹空洞口哆侈。
华堂高敞为思元,善政相望数百年。
册府声名秀群玉,海邦岩洞有参天。
漫郎去久风流在,病客来临道里邅。
五十又三时,生儿是次儿。
承先曾四子,为后且双支。
道长欣逢泰,文明望作离。
吉日先人日,熊罴堕地声。
刚从正月长,泰作小时名。
饮乳兼双母,分书止一兄。
书楼新起赖休公,况接丹梯百丈通。
只为云松巢此地,不须车马到山中。
白云倚槛临丹壑,明月开轩坐碧空。
知心朋友云霄里,三尺官绫取不难。
禅衲乍披身愈瘦,儒冠新脱顶微寒。
数编诗稿聊收起,一藏经文旋取看。
白发今如此,无依实可怜。
圣恩空旧想,佛相又新圆。
镜晓容颜别,钟昏梦寐悬。
奇礓巑岏倚秋江,俗眼过几多所忽。
风霜锻鍊愈坚重,怒浪喷激不可没。
富春山人好尚古,见此便以作吾物。
竹枝声里,记满城蜂蝶,消魂无奈。
北地胭脂容易冷,剩有笼纱诗在。
泪揾青衫,香阑红袖,梦远愁难载。
庭院松风类隐居,晨昏钟梵绕精庐。
自知灵运前成佛,谁笑康成后挟书。
浮世本无堪喜恨,高人未易可亲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