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旦暮两蔬食,日中一闲眠。


便是了一日,如此已三年。


心不择时适,足不拣地安。

春来眼闇少心情,点尽黄连尚未平。


唯得君书胜得药,开缄未读眼先明。

衰鬓星星换旧青,世间万事但堪惊。


晨炊欲熟客未觉,夜漏渐残人尚行。


花发且为无事饮,诗成非复不平鸣。

岁月如奔不可遮,即今杨柳已藏鸦。


客中常欠尊中酒,马上时看檐上花。


末路凄凉老巴蜀,少年豪举动京华。

小筑稽山下,狂歌剡曲傍。


乡邻共鸡黍,童稚学农桑。


白首馀年促,青编后日长。

尝谓:文者,礼教治政云尔。
其书诸策而传之人,大体归然而已。
而曰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云者,徒谓“辞之不可以已也”,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。

月日,愈再拜:


天池之滨,大江之濆,曰有怪物焉,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。
其得水,变化风雨,上下于天不难也;其不及水,盖寻常尺寸之间耳。
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世,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,为㺍獭之笑者,盖十八九矣。

正向溪头自采苏,青云忽得故人书。


殷勤问我归来否,双阙而今画不如。

勉强冠裳四十馀,同官早岁亦山居。


朝来过我三竿日,袖有幽僧数纸书。


家住一廛何计反,官供五斗未应无。

有书来问讯,算忘了,若耶溪。
想命被文魔,情因酒困,心为花迷。
东西。

缓辔徐驱,儿童聚观,神仙画图。
正芹塘雨过,泥融路软,金莲自策,小小篮舆。
傍柳题诗,穿花劝酒,嗅蕊攀条得自如。

雨横风狂朝复暮。
入夜清光,耿耿还如故。
抱得月明无可语,念他憔悴风和雨。

三月结缡,便遭大变,而累淑女相依外家。
未尝以家门盛衰,微见颜色。
虽德曜齐眉,未可相喻;贤淑和孝,千古所难。

暑天长似秋天冷,带郭林亭画不如。


蝉噪槛前遮日竹,鹭窥池面弄萍鱼。


抛山野客横琴醉,种药家僮踏雪锄。

回首宣南足怅嗟,远书吞咽话虫沙。


一方各对眉新月,何日重寻掌故花。


秋菊春兰应有种,杜鹃丁鹤已无家。

巩顿首再拜,舍人先生:


去秋人还,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。
反复观诵,感与惭并。
夫铭志之著于世,义近于史,而亦有与史异者。

来书才一纸,离别意何长。


应为相思苦,还能细作行。


水浮新恨阔,花想旧容芳。

雩上鲜风拂袂过,讼庭谈树自婆娑。


东家屋壁韦经绝,左氏门庭赋笔多。


岫幌蟾蜍生夕露,墨池科斗动圆波。

曾约春深到凤台,君今不到只书来。


满椷离恨床头放,一度相思一展开。

杞忧天坠属谁支,九鼎如何系一丝?


鳌柱断来新气象,蜃楼留得汉威仪。


故人尚感褰裳梦,老我难忘伏枥诗。

炎州东望伏波船,海燕衔来五色笺;


闻有象耘芝术地,愁无雁渡荻芦天。

家计深行恻,朱颜亦固穷;


渐来应化石,遮莫但飞蓬!


寄托诚交道,支持仗女工。

尺牍胡然至,寒温不自通;


殷勤报阃外,辛苦叹闺中。


铛釜原兼绝,机梭亦屡空。

布谷催春惜雨乾,白鸥江上未盟寒。


且倾客子酴醾酒,共享先生苜蓿盘。


我已悬车羞碌碌,公当鸣佩称珊珊。

肠断春风杨柳花,中原何日再京华。


将军未报歌三箭,乐府徒传舞两娃。


会见敌营如竹破,不应淮甸又兵加。

此生无意入修门,粗饱鸡豚短褐温。


卜筑几椽临水屋,经营数亩傍山园。


酒杯剩喜故人饮,书帙能遮老眼昏。

洪炉滴水试烹煎,穷措生涯有火传。


哀雁频分弦上怨,冻蜂长惜纸中天。


知恩不浅难忘此,别调相看更冁然。

北江著论妙机锋,院体山癯本不同。


树倒已无堪蚀叶,书空犹自觅青虫。

羡君潇洒致如仙,心远何妨地更偏。

雨洗岚光青入牖,风摇竹影绿当筵。

卖药何为者,逃名市井居。


唯通远山信,因致逸人书。


已报还丹效,全将世事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