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西望虞墀远势孤,何人生预筑玄庐。
极知刘氏悠悠意,要与滕公郁郁符。
凤羽幽篁和雾长,龙鳞老桧受风呼。
出郭天日晦,到山云雾敛。
行行过丛薄,上上历重隒。
牛头路转多,马足力已减。
双林古名刹,婺女之乌伤。
云出汉水白,云归山气黄。
维昔传大士,依山开道场。
佳节忽如遗,残菊冻犹绽。
深黄媚秋清,淡碧留日晏。
微微霜粉傅,滴滴露珠间。
霰零初淅沥,雨洒复廉纤。
只道花如絮,那知木有盐。
乱飘随满地,斜舞巧穿帘。
春深节序适逢三,松竹南窗客聚簪。
香冽上樽倾凿落,珍分列鼎饫肥甘。
岩花不为人情别,海味应当旅思堪。
气禀天台秀,丰神委羽仙。
养颐全静素,止息味重玄。
书饱三千牍,身尊九十年。
大化归神造,天葩巧更纤。
重欺云母石,白胜水晶盐。
东郭催归履,西窗唤上帘。
礼乐郊丘祀,衣冠海岳同。
合袪严飨报,陟配备尊隆。
涣号扬星幄,群工仰法宫。
薄宦怜吾弟,人来说调除。
有怀终契阔,长望独踌蹰。
宗伯公清选,朝家叶众誉。
翩翩张氏子,磊落茂才姿。
艳藻蜚邦国,端闲迈等夷。
荆全齐秩秩,梓俯孺夔夔。
岂是花源里,承春节候偏。
寒光千树合,消息一枝传。
素艳明斜日,轻香淡晚烟。
卧病三秋色,怀人五岳情。
凉飙吹梦起,啄雀唤愁生。
客返关中路,书传历下城。
使者归旌近,云州去路遥。
部间催枥马,关下缓星轺。
折简俱相及,披裘各见招。
作客何其久,回头昨少年。
羁情空复尔,乡思故依然。
籍隶梅州古,村名白渡前。
已逐黄尘老,初为故国行。
计程随逆旅,问俗愧诸生。
顿顿舂新谷,村村护旧茔。
东岳降生发其祥,李公卓荦殊寻常。
读万卷书不爱死,英风侠气偕灵长。
公之少年有大志,斗鸡走狗斥荒唐。
东山肃瞻仰,密迩式前人。
风树儿孙听,园林世代因。
身居华屋乐,心切首邱仁。
有用方为学,经纶仰大儒。
良知贤圣绍,伟绩古今无。
策早筹边展,忠因抗疏诬。
故宫化为寺,寺古春萧萧。
舍舟踞陇首,极目沿僧寮。
好风揽衣袖,吹我凌金焦。
文士如飞将,终身太数奇。
问年丁午壮,卜命甲辰雌。
易辙原无那,陈情总见疑。
鹤翎梳看水云滨,熟饭胡麻自在身。
寿母的应留健者,弄孙真可乐安人。
即今海屋添筹便,终古桑田种秫频。
燕台风日好,少小共婵娟。
綦组初争侍,帘帏每互眠。
安花矜学步,约翠喜齐肩。
风土南北殊,习尚非一躅。
出疆虽仗节,入国暂同俗。
淹留岁再残,朔雪满崖谷。
不作漳滨卧,年侵血气衰。
据鞍思少壮,揽镜叹清羸。
有病方求艾,无营莫问蓍。
少小从结发,读书怀古人。
年未十四五,出走京洛尘。
当时黉堂士,教我文章新。
圣志探渊学,皇慈示至仁。
论经穷古训,锡燕比嘉宾。
天醴尧觞举,箫韶舜乐陈。
平生抱遐尚,抚剑远行游。
迹谢声利牵,心与岩壑谋。
东征泛沧海,南骛逾丹丘。
山岳遭埋没,乾坤着蔽蒙。
已成堆积势,渐费扫除功。
宦情随推移,世事分限域。
帝城冠盖会,千里或咫尺。
赏僚尽英贤,了事即馀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