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石罅流涓涓,幽香自可怜;
未经尝七碗,几失第三泉。
迹古僧铭在,源深海眼传;
冷然逢夙契,欲去更流连。

拂剑当年气吐虹,喑呜坐觉朔庭空。

早知壮志成痴绝,悔不藏名万衲中。

万瓦如鳞百尺梯,遥看突兀与云齐。


宝帘风定灯相射,绮陌尘香马不嘶。


星陨半空天宇静,莲生陆地客心迷。

夜宿华严寺,人扶到上方。


唤僧同看画,避佛旋移床。


小雨不成雪,烈风还作霜。

昨日清明,今朝上巳。
莺花着意催春事。
东风不管倦游人,一齐吹过城南寺。

寺南几十峰,峰翠晴可掬。


朝从老僧饭,昨日崖口宿。


锡杖倚枯松,绳床映深竹。

手持竹节访黄龙,旧穴空遗虎子踪。


云锁断崖无觅处,半山松竹撼秋风。

三面楼台百丈峰,西岩高枕树重重。


晴攀翠竹题诗滑,秋摘黄花酿酒浓。


山殿日斜喧鸟雀,石潭波动戏鱼龙。

法令端如万仞陂,后来无法只趋时。


早知兴废无非命,可笑穰侯见事迟。

老境侵寻上砌苔,自然生意不应栽。


便应烈日鳞潜去,能得愁怀几度开。

纷纷作客不归来,树本无根何处栽。


弹指未应超十地,重重楼阁一时开。

檐外苍榕六月秋,小年来此爱深幽。


坏墙萤出如渔火,古壁蜂穿似射侯。


涉世昏昏忘旧话,入山历历记前游。

古塔东偏景最奇,年深何处认苔基。


碧纱笼毁雷轰壁,黄缬林疏叶脱枝。


鹘没暮云天杳杳,鹤归旧里冢累累。

堂闭厨荒藓壁颓,重寻陈迹故堪哀。


残僧远避游山屐,饥雀空窥施食台。


鬓换绝无黑丝出,樽空不见白衣来。

曾向丛林寄幅巾,十年尘涴卧云身。


侍琴童子长于竹,去礼山僧作主人。

春暮曾无属物心,野行聊得据鞍吟。


路经废苑情通古,水绕苍山意共深。


残日花间浮暖艳,断云楼外卷轻阴。

危构岧峣出太虚,坐看斜日堕平芜。


白烟覆地澄江阔,皎月当天尺璧孤。


疏磬悲吟来竹阁,青灯寂寞照吟躯。

法席开广方,缁徒满胜筵。


圣众随云集,天华照日鲜。


座分千叶华,香引六铢烟。

素发青眸七十馀,未尝游学只安居。


旁无几杖身轻健,应为心闲得自如。

知足随缘处处安,一身温饱不为难。


禅房窄小才容榻,此外从他世界宽。

梦幻吾身是偶然,劳生四十又三年。


任夸西掖吟红药,何似东林种白莲。


入定雪龛灯焰直,讲经霜殿磬声圆。

老来窗几漫尘埃,谁与潘郎点漆煤。


一字法门书不得,又撩风月作诗媒。

寓世生同里,随方去有情。


来为百年别,不惜片时程。


斋钵须勤供,经钟莫倦鸣。

白社迟安石,青林叩远公。


乾坤吾辈在,身世几时同。


草树寒辉后,松杉暝色中。

吾与二三子,行游览物华。


暖仍幽径雪,寒未给园花。


客熟能为黍,僧贫只施茶。

家有青山近玉京,风流柱史早知名。


园林手植自含绿,霄汉眼看当去程。


处处白云迷驻马,家家红树近流莺。

家在青山近玉京,白云红树满归程。


相逢一宿最高寺,半夜翠微泉落声。

十兆九万拜,求道心如惔。


毗卢顶上珠,直欲一手探。


天厨送谁馔,众腹岂敢贪。

烘帘微照自生光,吹面轻风与送香。


谁把金刀收绝艳,醉红深浅上钗梁。

吉祥亭下万千枝,看尽将开欲落时。


却是双红有深意,故留春色缀人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