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柘土久陷没,千里嗟水滨。


不复吴盐邑,空有秦女神。


浩荡吞海日,旷阔迷天津。

孙氏有吴国,四海未息戈。


猎以耀威武,平野万骑罗。


英雄魏与蜀,貔虎一何多。

山头寒泉穴,净若镜面平。


熨齿敲冰冷,贮瓶微玉声。


傍有野鹿迹,上啼林鸟清。

乡林空林木,不见古人居。


犹寻古人迹,更与古人疏。


昔为贤豪里,今作魑魅墟。

月径千里大,中有神娥宫。


宫旁种玉桂,柯叶垂珑珑。


虾蟆穴其根,出辄气墨蒙。

晴云嘷鹤几千只,隔水野梅三四株。


欲问陆机当日宅,而今何处不荒芜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执袂青门道,萧萧马欲东。


暮云零落翠,远树浅深红。


楚泽吟声里,吴山醉眼中。

尹虞卿,樊祖训。
明仲季蒙,子恂子润。
汉卿共、信仲官人,乃清河一姓。

刘子温,性通达。
父子三人,尽皆落发。
便不殢、有相行持,认无妙法。

大悟之人,能放心闲。
弃利名、爱海恩山。
食无求饱,居不求安。

誓戒肥甘,欣气馀残。
以惺惺,变作痴憨。
不居方丈,不住华轩。

十一吾侪一个来。
十人缘绊未心灰。
莫教失脚落轮回。

仙老真禅老。
万缘拂扫。
下心最妙。

知县女,个真真。
年将二六乐天真。
敢求乞,任求真。

夜空如鉴碧新磨,倒影疏星乱素波。


天色水光无别处,为君垂手揽银河。

袅袅悲蝉古柳风,水边幽草已鸣蛩。


长河未放羲和宿,却放斜阳更向东。

怒河凭雨正奔流,踏跕卑梁滞去舟。


淹泊我生应有定,不须归怨一污沟。

竹笼盛书去,遥知官事闲。


水程春有雨,海岸晓无山。


奥理渐摩后,清名护养间。

念昔得左鱼,相逢各萍梗。


我方事米盐,君亦厌簿领。


岂曰吾无徒,其实但吊影。

黄郎满袖出新诗,别后篇章欲造微。


老骥但含千里意,翔鸾还带九雏归。


如君好事真前辈,笑我为生尽昨非。

世故他年别,心期此夜同。


千峰孤烛外,片雨一更中。


酒客逢山简,诗人得谢公。

中流泛兰枻,望彼嘉树林。


落日荡野水,浮云生夕阴。


游鱼恋芳藻,好鸟鸣幽岑。

池上低摧病不行,谁教仙魄反层城。


阴苔尚有前朝迹,皎月新无昨夜声。


菰米正残三日料,筠笼休碍九霄程。

君到云间日,应分二陆名。


县图山色少,井味海潮并。


剡局三年印,春风半月程。

悬却安车谢过从,忽占台斗暂移踪。


千家儿女看司马,片语乾坤识卧龙。


日暮林泉翻起色,春来桃李竞为容。

云间风雅未萧条,汝复悲歌起泖桥。


垂老尚为蛮府客,思乡应作越人谣。


羚羊探罢嘉鱼穴,华表书残锦石标。

董公真迹世间希,博取锱铢更典衣。


书画未充三日腹,文章长得百年饥。


求仁岂是专求粟,采义何尝但采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