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洞引云归,云联嶂起,峰峰不断。
笑几番、苔滑扶筇,藤袅罥衣绝项,才舒望眼。
可惜孙登仙去早,便长啸、空山有谁管。
青山一登啸,陡觉心胸别。
飘飘襟袖寒,恍若御风列。
汩没尘埃中,纷纷乱如蠛。
二年官役愧能名,贤得斯人幸合并。
几度孝廉交郡辟,一生文行出乡评。
君庐皂水江头远,我马青泥岭顶行。
今日已重九,城郭秋气爽。
雅游从群贤,载酒谒遗像。
平生书局随,席间劣函丈。
吾乡王先生,忠孝乃天宠。
间关寇贼中,埋名落徭峒。
计脱父与兄,艰危见智勇。
有明三百年,贤哲迈前世。
惟有经学衰,末流益虚伪。
侈口谈性道,枵腹薄经济。
我爱谪仙人,不作谪仙诗。
我敬谪仙人,痛饱真吾师。
平生国士风,余事乃文辞。
残宵闻轻雷,破晓辨游躅。
老筇动高兴,意行复谁促。
蒙蒙城西渡,野水带寒玉。
我家古瀛海,平地无寸山。
北行到京国,始见翠扫天。
往来咫尺地,不及穷跻攀。
奉召驱驰敢惮癯,翻怜疏陋一寒儒。
服官多负当年学,报国还期尔日图。
筋力尚堪跨汉马,觐朝未易化双凫。
倚天长剑截云孤,盖世雄心半有无。
醉后剧谈犹激烈,暮年风月属江湖。
灵岩镌石留黄绢,古碣荒台辨赤乌。
鱼买罾船酒买坊,故人倒醉竹间床。
蛩吟败草声逾咽,露下高梧夜转凉。
三寸霜柑初入馔,头番黄爵未黏糖。
连天白露秋山净,山光在水天如镜。
方亭团坐三五人,案户天河正当正。
波心倒映台符六,三朵红云烂盈目。
吉金重鼎彝,精神孕山岳。
铜花啮蚀余,得一夔已足。
吾师富藏弆,古器罗梣椟。
春山扫翠春云浓,曲尘待扬催花风。
明湖淰淰舒卵色,时节恰在中和中。
西园置酒值清暇,联辉花萼停红。
山如环玦波如黛,鸟转歌喉。
花触吟眸。
兀兀篮舆怕早休。
劝尽瑶卮酒。
看江山、有情如此,公能留否。
一代才人陈无已,早识名高北斗。
忆煞乌程酒。
听传来、苹洲渔笛,乡梦回否。
碧玉双溪流不断,漉去泾泥五斗。
双鬓渐生皤,欢情已减半。
年华不少留,中宵发浩叹。
功业似虚花,诗书余清玩。
到地无霜月有痕,夜阑曲罢转销魂。
青衫讵为琵琶湿,说着天涯泪已繁。
圆爱潟盘珠的皪,弱怜踠地柳缠绵。
坐中不少周郎顾,愧煞词场属老颠。
谱就重翻意自惺,消磨白日唱还停。
临川老子颓唐甚,却搯檀痕教小伶。
艳异争传本事诗,返生香里逗情痴。
春风有底干卿事,记取桃花见面时。
萸洒停觞菊未开,西风节候罢登台。
殊乡忍作龙山会,故事凭增虎阜哀。
孟博传中存梗概,要离冢畔满蒿莱。
历历星辰恍可扪,群峦拱侍作儿孙。
循图古每侨青冀,揽景天难辨旦昏。
骈顶之间谁立极,亶洲以外此为门。
夙闻海上郁洲胜,呼吸真能通帝台。
三岛有人同望去,九峰何日果飞来。
嵯峨叠磴云中屩,澒洞回潮地底雷。
杯酒欲为欢,离怀那可释。
识面三十年,始自相公宅。
立雪依山阳,函丈联讲席。
凉风吹绿草,如我鬓星星。
一片寒山色,秋来不耐青。
夕阳明远水,落叶下疏棂。
记得临岐话别,江亭执手徘徊。
折柳折花频记取,莫教春独归来。
谁料而今淹滞,红榴照眼争开。
三人合画议谁始,两峰友梅张风子。
铺将一幅溪藤纸,笔声飒飒风生耳。
一气呵成十五指,烘染如以水济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