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终南太白横翠微,自我不见心南飞。


行穿古县并山麓,野水清滑溪鱼肥。


须臾渡溪踏乱石,山光渐近行人稀。

我年日已老,我身日已闲。


闲出都门望,但见水与山。


关塞碧岩岩,伊流清潺潺。

霭霭四月初,新树叶成阴。


动摇风景丽,盖覆庭院深。


下有无事人,竟日此幽寻。

我病卧渭北,君老谪巴东。


相悲一长叹,薄命与君同。


既叹还自哂,哂叹两未终。

冠栉心多懒,逢迎兴渐微。


况当时热甚,幸遇客来稀。


湿洒池边地,凉开竹下扉。

同州慵不去,此意复谁知。


诚爱俸钱厚,其如身力衰。


可怜病判案,何似醉吟诗。

罢草紫泥诏,起吟红药诗。


词头封送后,花口拆开时。


坐对钩帘久,行观步履迟。

久不见南山,依然已秋色。


悠哉川上行,复邀城中客。


木落山半空,川明潦尤积。

亲依为日浅,爱不舍我眠。


教我如牧羊,更着后者鞭。


得邑迩梅岭,开花向春妍。

解衣卧相语,涛波夜掀床。


十年身百忧,险阻心已降。


涉旬风更雨,宿昔烛生光。

阿髯学升堂,干母思靡悔。


文成艺桃李,不言行道兑。


阿苏妙言语,机警欲无对。

负薪反羊裘,爱表只伤里。


补纫虽云工,岁晏安可恃。


洗心如秋天,六合无尘滓。

曩窥涉世方,白驹且场谷。


平生漫岁晚,志尚向山木。


返身观小丑,真成覆车犊。

江都克家才,万卷书插架。


愿言渠出仕,从舅问耕稼。


谁云濒老境,此子即长夜。

德人心寂寥,立朝实庄语。


虎节坐山城,孤云犹能雨。


文章被甥侄,孝友谐妇女。

少小长母家,拊怜辈诸童。


食贫走八方,略已一老翁。


不能成宅相,颇似舅固穷。

沧江渺无津,同济共安危。


四海非不广,舅甥自相知。


孔鸾在榛梅,鹪鹩亦一枝。

鹄白不以乌,兰香端为谁。


外家秉明德,晚与世参差。


乖离岁十二,会面卒卒期。

百年观不足,一日乐有馀。


况兹夏日长,而与君子俱。


号呶谢呼笑,谈论皆诗书。

疏云漏斜照,残雨叶间明。


飞盖城头去,澄湖水正平。


荷盛鲛客泪,蔓濯野人缨。

红粉闺中尔最亲,黄金台上去何轻。


篱畔摘将秋色赠,一双啼露泣烟人。

东城沙软马蹄轻。
清和雨乍晴。
柳阴曲径泣流莺。

思真洞兮云水深,道人居兮鬼神钦。
山花笑兮松竹阴,岩溜潺潺兮千古音。


何时一造兮清神襟,攀石萝兮共笑吟。

竹边松外最清新,烟敛风回净辟尘。
江阔远分垂钓叟,山空时过采樵人。
摩挲望眼寻幽径,抖擞闲身访近邻。
年来闲得傲山林,肯怪连天雪作阴。
苏武不眠身自健,袁安高卧兴何深。
懒穿东郭先生履,细和西湖处士吟。
风烟溪嘴转山腰,起觉清寒坐拥貂。
林薄晓光吹蔌蔌,水流暮色下潇潇。
相期胜士来推户,更想归人远度桥。
九日上梅山,愁心卒未安。
人情皆向菊,天意独摧兰。
管女不及嫁,莱衣空自寒。
微雨洒郊坰,百卉欣并育。
幽花发溪侧,闲错金珠簇。
徐看是鹭藤,香味浓可掬。
圣德周天壤,韶华满帝畿。
九重承涣汗,千里树芳菲。
陜塞馀阴薄,关河旧色微。
我闻水西奢香氏,奉诏曾谒高皇宫。
承恩一诺九驿通,凿山刊木穿蒙茸。
至今承平二百载,牂牁僰道犹同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