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南钟鼓斗清新,端为投荒洗瘴尘。


总是镜空堂上客,谁为寂照境中人。


红英扫地风惊晓,绿叶成阴雨洗春。

饥眼眩东西,诗肠忘早晏。


虽知灯是火,不悟钟非饭。


山僧异漂母,但可供一莞。

鸣泉隔翠微,千里到柴扉。


地胜人无欲,林昏虎有威。


涧苔侵客屦,山雪入禅衣。

登临江上寺,迁客特依依。


远水欲无际,孤舟曾未归。


乱峰藏好处,幽鹭得闲飞。

熏炉茶鼎暂来同,寒日鸦啼柿叶风。


万事尽还杯酒里,百年俱在大槐中。

晓钟梦裹苦相呼,强裹乌纱照白须。


只有铜炉烧柏子,更无玉盏泻屠酥。


佛桑解吐四时艳,铁树还如九节蒲。

醉后先眠客莫嗔,谁能守岁费精神。


幸无爆竹惊寒梦,休羡椒花颂好春。


今岁明年才隔夕,人情物态顿趋新。

天女来看龙树花,空香随步惹瓶沙。


烟花点缀慈云薄,韶景留连慧日斜。


鬘髻晓沾三昧雨,罗绵夜妒六铢霞。

窣堵岧嵉出半空,蔚蓝天界接刚风。


鱼凫彊域遥瞻外,龙鹄山川近览中。


乍似潜虬穿坎窞,俄惊飞鸟出樊笼。

问讯湖边春色,重来又是三年。
东风吹我过湖船,杨柳丝丝拂面。


世路如今已惯,此心到处悠然。

湖光潋滟接天浮,风卷银涛未肯休。


夜岸系舟来古塔,不妨踪迹更迟留。

楼外疏星印水,楼头画烛烘帘。
凭高举酒恨厌厌。
征路虚无指点。

冉冉寒生碧树,盈盈露湿黄花。
故人玉节有光华。
高会仍逢戏马。

风定滩声未已,雨来篷底先知。
岸边杨柳最怜伊。
忆得船儿曾系。

层峦叠嶂几重重,万顷烟波浩渺中。


钓艇未归饶夕照,耳边芦苇战寒风。

物换星移事巳迷,从来此地惑东西。


可怜如镜中天月,独照城乌夜夜啼。

祸福初无门,吉凶本不僭。


蹠寿颜夭折,此理竟谁验。


贵不啬谗邪,富独饶聚敛。

西风脱木叶,感时煎百虑。


痴坐北窗底,哦诗不能句。


同舍二三子,邀我城南去。

绿筱蒙修涂,圆荷媚清溪。


步屧便清风,欻见古招提。


入门眼界净,端如刮金篦。

天刑不可解,何以补我劓。


同访老比丘,步至城南寺。


脱冠饭其腹,咀嚼风雨驶。

林间露警鹤,城头日翻鸦。


荷香晓逾清,山色秋更佳。


寺有老比丘,视世如虚花。

曲肱清梦残,晓鼓喧鸣鼍。


披衣步庭除,白露倾圆荷。


俄闻剥啄声,佳客来相过。

问君朝回胡不归,西驰急脚走若飞。


云承部檄籍戎伍,岁给纩布颁冬衣。


浮图东望瑜伽宅,尺地西垣懒回屐。

竟陵西塔寺,踪迹尚空虚。


不独支公住,曾经陆羽居。


草堂荒产蛤,茶井冷生鱼。

萧条冶城寺,杖屦日登临。


古木凉风急,空山落叶深。


夜灯明铁塔,秋雨暗松林。

江南地僻繁华盛,古寺巍然铁塔存。


金屋月梅横夜雨,铜驼露草泣秋原。


六朝王气人何在,几度悲风铃自喧。

塔上是何缘,香灯续细烟。


松枝当麈尾,柳絮替蚕绵。


浮草经行遍,空花义趣圆。

乍换朝衣紫,只怜客鬓华。


才知无补世,官喜不离家。


海燕雏方乳,戎葵蕊未花。

槜李湾头窣堵波,种来松树绕庭多。


碧粘老甲浑苔藓,黑入秋阴半薜萝。


古刹每闻龙舍宅,神僧常似鸟为窠。

谩向金门学隐沦,独游花院散凉氛。


诸天只在人间世,并马谁寻野外云。


白日金轮临户映,香街笙管隔墙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