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寒风方应节,候雁共南翔。
夜度湘江月,晨飞荻浦霜。
相将欣结阵,每逐不成行。

却狄安诸夏,先王社稷臣。


固应祠百世,何止活千人。


定策天知我,忘家帝念亲。

至矣吾三后,功高汉已还。


复推元祐冠,盖得永昭全。


有作犹非圣,无私乃是天。

严恭七月礼,哀恸万人心。


地感胜秋气,天愁结夕阴。


鼎湖龙渐远,蒙汜日初沈。

化成同轨表清平,恩结连枝感圣明。


帝与九龄虽吉梦,山呼万岁是虚声。


月低仪仗辞兰路,风引笳箫入柏城。

晏驾辞双阙,灵仪出九衢。


上云归碧落,下席葬苍梧。


蓂晚馀尧历,龟新启夏图。

御宇恢皇化,传家叶至公。


华夷臣妾内,尧舜弟兄中。


制度移民俗,文章变国风。

千龄应运叶天人,四海方欣政日新。


忽见九门陈羽卫,犹疑五载欲时巡。


觚棱月暗翔金凤,辇道霜清卧石麟。

文景孜孜俭与恭,慨然思就太平功。


兴隆学校皇家盛,放斥嫔嫱永巷空。


威慑黠羌方问罪,丹成仙鼎忽遗弓。

享国年虽近,斯民泽已深。


俭勤成禹圣,仁孝本虞心。


方庆逢千载,俄惊遏八音。

追攀万国来,警卫百神陪。


画翣登秋殿,容衣入夜台。


云随仙驭远,风助圣情哀。

威仪备吉凶,文物杂军容。


配地行新祭,因山托故封。


凤飞终不返,剑化会相从。

一纪尊名正,三时孝养荣。


高居朝圣主,厚德载群生。


武帐虚中禁,玄堂掩太平。

家风承旧相,国体继皇姑。


定策从中禁,传声震海隅。


春风开闭蛰,朝露湿焦枯。

累朝宗内治,晚岁擅鸿勋。


立子得元圣,收帘奉长君。


一言消横逆,多难弭纷纭。

约己心全小,宽民德有馀。


外家恩泽少,先后礼容虚。


原庙因前室,中朝避册书。

内治隆三世,尊临极九年。


神孙克负荷,大业付安全。


有道华夷靖,无心怨恶悛。

士有一长斯可矣,文兼众妙古难之。


元丰御览诸生赋,淳化屏题侍读诗。


序建隆须还巩笔,记储祥必待苏碑。

批凤提鳌间世遭,老臣全未报丝毫。


封还不觉天颜近,劝诵偏知帝学高。


户外昭容犹紫袖,柩前诸后更黄袍。

禁中宣召佯狂李,度外蒐罗不第蕡。


先帝英明亲擢汝,孤臣老死敢忘君。


坏麻讵忍加城罪,庭著居常读轼文。

圣度如天未易量,每怜孤直赦疏狂。


中伤竞发千钧弩,拂拭重登七宝床。


昔忝未归同二老,今无殉死愧三良。

或犯威颜批逆鳞,容如天地养如春。


早年憔悴行吟者,岁晚赓歌喜起人。


风雨无终飘暴意,雪霜有大发生仁。

昨者欃枪久未收,宫中斋素却珍羞。


宵衣密遣庚牌递,露布差宽丙枕忧。


大渐忽然开玉锁,积勤端为保金瓯。

英鉴高千古,名尤不假人。


周惟十夫哲,汉止一儒醇。


圣笔严褒贬,臣材岂拟伦。

自惜孤寒士,栖栖到老休。


生前浩然弃,殁后所忠求。


臣草金鸡赦,帝临丹凤楼。

颇怪旄头异,何曾玉色怡。


恶言闻佛耳,夷猾上尧眉。


河岂无清日,天曾有坏时。

虏哨无宁处,龙颜有隐忧。


未曾御戎服,已报走旃裘。


地拓黄河土,天烧赤壁舟。

临照三千界,涵濡四十春。


沙难量福寿,天不大尧仁。


眇小坡诗案,优容濮议人。

仁厚传嘉祐,重华继绍兴。


方恢周境土,忽治汉山陵。


俭匪珠襦殓,危犹玉几凭。

九霄万里浩无边,黄鹄才飞隔紫烟。


子羽岂无修郑手,贾生原有去梁缘。


过逢寒士绨袍解,告别先公墓草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