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景入天台日日新,安车千里去寻真。
路逢白发老翁问,父子同游有几人。
抗节在丛霄,谈玄屡对尧。
风回列子驭,霞建赤城标。
白石泥丹灶,红泉涤酒瓢。
笋舆穿过万重山,邂逅登亭一解须。
剩欲题诗偏苍石,举头羞儿岭云闲。
去来行李苦匆匆,世路崎岖一笑中。
闻道倚门占鹊喜,早寻归棹浙江东。
花重朝霏散,鸟啼春意深。
风光自流转,行役负登临。
涧水流新绿,山云卷夕阴。
寒山寺废佛灯寒,有客来游欲住难。
夙世闾丘今摄郡,不妨饶舌似丰干。
梵译千篇广,归心一念生。
浮杯识海岸,持钵去王城。
雨彴春莓滑,香盆漏叶轻。
尝闻台岭秀,积翠倚南天。
鹿下深溪饮,僧从绝岭禅。
浮尘满浮世,流水逐流泉。
箯舆轧轧过清溪,溪上梅花压水低。
月影渐收天半晓,两山相对竹鸡啼。
彤庭留不住,归忆旧山频。
世路都无念,心源养得真。
琼台栖树石,碧落应星辰。
乘杯已泛赤城霞,飞锡何烦碧海槎。
经过刘郎旧时渡,莫临流水看桃花。
天台有一士,独抱男子肠。
立朝五六年,敛退藏锋芒。
人皆疑其圆,我独疑其方。
林麓阴森径屈盘,渐惊危步入重峦。
地分宝刹临空翠,天设飞梁跨激湍。
雾暗云蒸山气肃,雪翻雷辊水声寒。
梨云漠漠护幽扃,宴坐冥观内景清。
风露洗秋生灏白,雪霜惊晓眩空明。
琼楼奏乐霓裳冷,缑岭吹笙鹤羽轻。
翠逼篮舆,天台路、树迷烟际。
襟袖冷、朔风初定,露华才坠。
珠斗横空孤嶂远,金波摇月寒潭碎。
词章汉宗正,诗笔李长庚。
礼展慈湖奠,心摇微国旌。
先公同窜谪,后裔借尊荣。
殷肇土茫茫,诗歌玄鸟祥。
建邦思得姓,易代复宾王。
德泽流千古,云礽遍四方。
乾坤阖辟何邈绵,阴阳二气相熬煎。
閟灵毓秀朱砂泉,香柔清滑珠且圆。
我来欲浣尘俗缘,垢腻净尽疡痱痊。
雁鸣沙漠风,秋入燕陵树。
客子衣裳单,宁不畏霜露。
驱车国东门,迢迢怀往路。
天台一溪绿周遭,溪南溪北都种桃。
东风吹花开复落,游人不来春水高。
钱塘道士张彦辅,画图送得刘郎去。
不学东方朔,归寻马子微。
人间无药卖,海上有云飞。
谷暖金鹅大,溪深土鸭肥。
除书出紫微,百里较增辉。
又趣横经去,应如衣锦归。
乡枌迷驿柳,泮藻胜山薇。
壮岁分携,凝望眼、略无虚日。
嗟我辈、江南江北。
为谁形役。
逝川无停波,浮云时独飞。
十年出家去,早著游子衣。
朝帆南海航,暮采北山薇。
桫椤树头月皎皎,共坐论诗天欲晓。
大星飞落沧江前,小虫啼遍墙根草。
我爱高人白云姿,对客长赋白云辞。
偶到天台院,因逢物外僧。
忘机同一祖,出语离三乘。
树老中庭寂,窗虚外境澄。
天台十二旬,一片雨中春。
林果黄梅尽,山苗半夏新。
阳乌晴展翅,阴魄夜飞轮。
八重岩崿叠晴空,九色烟霞绕洞宫。
仙道多因迷路得,莫将心事问樵翁。
常记游灵境,道人情不低。
岩房容偃息,天路许相携。
霞散曙峰外,虹生凉瀑西。
相思遥指玉霄峰,怅望江上阻万重。
曾隔晓窗闻法鼓,几同寒榻听疏钟。
别来知子长餐柏,吟处将谁对倚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