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新赐鱼书墨未干,贤人暂出远人安。


朝驱旌旆行时令,夜见星辰忆旧官。


梅蕊覆阶铃阁暖,雪峰当户戟枝寒。

早忝金马客,晚为商洛翁。


知名四海内,多病一生中。


举世往还尽,何人心事同。

南北蹉跎成两翁,悲欢邂逅笑言同。


全家欲出岭云外,匹马肯寻山雨中。


趋府折腰嗟踽踽,听泉分手惜匆匆。

去年对月庐陵郡,醉留歌舞蹋金沙。


今年今夕千峰下,新磨古鉴动菱花。


寒藤老木被光景,深山大泽皆龙蛇。

花发社公雨,阴寒殊未开。


初闻燕子语,似报玉人来。


遮眼便书册,挑聋欺酒杯。

一雁飞吴天,羁人伤暮律。


松江风袅袅,波上片帆疾。


木落姑苏台,霜收洞庭橘。

建隼罢鸣珂,初传来暮歌。


渔樵识太古,草树得阳和。


东道诸生从,南依远客过。

晓渡明镜中,霞衣相飘飖。


浪凫惊亦双,蓬客将谁僚。


别饮孤易醒,离忧壮难销。

皇皇平原守,驷马出关东。


银印垂腰下,天书在箧中。


自承到官后,高枕扬清风。

柱下先生住紫岩,倚天愁岭气巉巉。


客来每托青猿报,书寄还凭白凤衔。


日上寒光生水石,月明晴翠落松杉。

汉壁蓝光远,秦关紫气深。


宝莲开华岳,仙树出咸林。


夕拜连封事,宸游费雅箴。

京口情人别久,扬州估客来疏。


潮至浔阳回去,相思无处通书。

汉家二千石,体望向来尊。


况复严徐客,从前益稷孙。


公侯贵不绝,礼乐器长存。

长江衮衮西南流,秋水时至狂不收。


大浪似屋山欲浮,王侯神智禹所啾。


万鬼琢玉它山幽,梅梁赑屃卧龙虬。

平生不识陈惊坐,传得新诗喜失床。


闻道明珠犹满眼,烦君为我一倾囊。

谁言静寄是穷儿,尽得陈公晚岁诗。


一读便醒双泪眼,头风更拟倩谁医。

至言如秋霜,既肃百草腓。


谄谀忘中正,千古良同归。


倘无鲠概士,举世将畴依。

喜见温公载相时,衷心如日鬓如丝。


谦辞高爵身称老,优免常朝帝曰私。


瞰鬼楼台无地起,质神章疏有天知。

万事浮云在目前,先生拂袖似神仙。


馀留后禄宜诸子,分付高年属老天。


亦有邵窝容说讲,曾无范契尽还田。

苕风蘋月隔吴波,尚想追随寤寐歌。


花外小车游甚处,春风三十六行窝。

听漏西堂黯不眠,忆君如在夜灯前。


可堪环堵三年病,又上南州万里船。


缩手未闲终坐巧,逾垣欲避转愁偏。

昔者相过今几时,心期虽在事多疑。


滞留江海君先病,怅望云山我欲归。


老境犹存作诗苦,故人多有食言肥。

东城追迹过西关,桥上纷纷送客还。


携酒踟蹰才水次,鸣珂躞蹀已云间。


摘茶贸食民尤窭,掘蕨烧畬土不闲。

诗眼到姑苏,今愁古恨俱。


台惊吴后鹿,江问汉时鲈。


矫夺风应息,怀襄气未苏。

一书说尽故人情,闽岭春风入户庭。


碾处曾看眉上白,分时为见眼中青。


饭羹正昼成空洞,枕簟通宵失杳冥。

寥寥钟磬音,永日在空林。


多见僧家事,深便静者心。


虚亭云片泊,侧径石根侵。

秋壑相迎故出奇,便应到处小迟迟。


不妨簿领纷遮眼,未碍岚光秀入脾。


小睡宁寻儿女梦,新诗定写水云姿。

玻璃瓶中新压玉,趋脍腥唇脯麟肉。


紫丝步障破烟霏,饴鼎灼炊千蜡烛。


山英饩公却薄相,木兰坠露和秋菊。

金波滟滟梨花玉,春色两枝娇映肉。


夜堂莺燕落梁尘,秋帘风露昏银烛。


倦客归来半白头,旧约参差两黄菊。

野僧报我泉新白,此老居庵山更清。


雨涩故应须小住,云寒端未出相迎。